我在异界开超市(59)
这些字果然比铅笔写出来的灰色更加显眼,也更加乌黑。
更让两人啧啧称奇的是,苏若写这些字的时候竟然没有蘸墨,而是一直写了下去。
在苏若用铅笔写字的时候,老秀才就大概猜到了木头里面大概包裹着木炭才能写出来字。
这巧思的确不错,就是木炭实在是太软,不用特殊手法处理根本就处理不掉,他们能理解炭没用完就就可以一直用,但是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苏若手里这个和铅笔不同的东西为什么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且不用蘸墨。
“这个要贵些,有的是五文钱一枝,有的是十文,有的二十文,更贵的也是有的,就是看大家需要什么。”
老秀才呼吸都急促起来,他向苏若要来一支笔,让苏若知道他怎么拿笔,然后别扭的拿着笔,一笔一划的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这可比笔墨和砚台便宜多了。
要知道现在的五文钱也就可以买两个肉包子,而这支笔一只才五文钱,按照这位老板说的,一支五文钱的笔最起码能用七天,若是写的少了,能用上半月有余!
这可省了好大一笔银子!
皇帝本来以为来到了书院就是自己的主场,愣是没想到竟然被苏若反客为主,噼里啪啦就谈好了。
自己一点忙都没用上,只能捧着装着陈茶的茶杯在一边不是滋味。
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没用?
“老爷,您要去课堂看看吗?”皇帝还在发呆的时候,苏若已经和老秀才说好了要带这些东西去课堂上看看。
这院子里是有住宿的地方的,只是地方不大,也容纳不下多少人住,大部分人都是这附近的孩子,不到下午五点就下课回家给家里干活,住在这里的,都是实在是没钱的学生,平常去书馆抄书,接点写信的单子去补贴一下一下私塾。
唯一不好的,大概就是用这笔没办法练字。
不过这点好说。
只要皇帝想,这种中性笔就可以出现在考场上的。
现在正是夕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回家去了,还在私塾课堂里的,都是住在私塾里的学生。
这些学生们没有点蜡烛或者油灯,而是借着日落前的最后一点日光看书。
现在苏若和皇帝跟在老秀才后面,腋下还夹着块不大的白板,手里拎着不知道是啥的东西。
一众学生们虽然不清楚这是何物,但还是齐齐起身向老秀才问好。
“坐下吧,就你们几个人吗?”老秀才看了下不大的教室。
教室里面现在就只有二十来个学生,基本上带着书在外面借着光读书,苏若看了下这二十来个学生,最小的也就十三四岁,大些的二十五六,倒是没有那种四五十五六十的大龄考生,都穿着一样的淡灰色袍子,里面套的厚厚的,露在外面的手都冻得通红。
古代位面都已经快要入冬了,除了苏若之外其他人都穿的厚厚的,恨不得一直躲在屋子里面。
苏若现在的身体体质远比之前要强,原本分明的天气对于现在的苏若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也就没穿厚的衣服,依旧是那身夏天的长袍。
好看是好看,冷也是真的冷。
哪怕本人感觉不到,可外人看着都冷的要命。
而苏若不仅不冷,还天天穿着夏天的袍子出来,被风一吹愣是显得仙气飘飘。
苏若一出现,愣是把学生们的视线都给吸走了,苏若又掏出来几根蜡烛点上,让屋里可以亮一些,这才把夹着的白板放在了老师讲课的位置上立了起来。
往常给他们授课的都是老秀才,这些学生们愣是想不明白苏若为什么走到台上了。
“我给大家加一节课。”苏若站在白板后面,拿了只记号笔在上面写题目。
突然加了一节课的学生们拿着书正襟危坐,看着苏若拿了一根奇奇怪怪的东西在一块白色的板子上写写画画,而那支能写出字的笔竟然不需要蘸墨!
只是写出来的字从头平到尾,不像他们用毛笔写出来的字一样有峰峦迭起。
苏若写了一个很简单的题。
鸡兔同笼!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①
下面的学生傻眼了。
他们要靠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还有策论,为什么这个人给他们出算术题?
科举又不考这些。
“这位公子,还请您不要捣乱了。”坐在最前排的学生有些不爽,“距离会试还有不到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间很宝贵。”
“苏公子,要不换个题?”
苏若歪了歪头:“也行,那就换一个,不过你们要用这个写。”
苏若把带来的中性笔和A4纸发了下去,每个人都分到了一支笔和几张白纸。
他们拿到的笔和苏若用的笔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只是一个粗一个细,学生们拿着笔翻来覆去,学着素偶刚才的手势拿着笔,只觉得分外不适,还有人想用笔尖去蘸墨水,被苏若给阻止了。
苏若拿着磁扣啪的把两张纸定在了白板上,“这节课就给大家讲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
“这只笔不用蘸墨水,用我拿笔的手法写可以,用你们熟悉的写法写也可以。”
“这笔又细又短,根本没办法用。”有学生为难,“再说了,这也没有墨要怎么写?”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苏若过来讲课就是为了让他们试试新的文具,要是让他们一直用毛笔那不就本末倒置了?
学生们万分不情愿。
但这明显是老秀才同意过的,他们又不好忤逆,只能皱着眉在纸上哗啦了两下,然后嫌弃的丢到一边,继续用毛笔。
就连皇帝也拿了一支笔,找了张桌子写写画画。
其实他和苏若打了个赌。
这个世界并没有大禹治水的故事。
这故事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是治水是真的有用的。
苏若一边讲,还一边将黄河的位置画了出去,按照大禹治水的思路给学生们讲起了如何治水。
这对苏若来说其实是纸上谈兵,华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治理水患的方式五花八门,都是经历过历史的验证。
而梁国本身位于多水的南方,雨水河流众多,一到雨季就相当于到了汛期,每年都会有村镇被洪水破坏。
不是没有人去管,而是根本有心无力管不过来,有的时候还没堵好坝口就被冲散了,而过去堵坝口的人也很容易被水卷走。
一开始秀才和学生们都不以为意,就连皇上也只是凑个热闹,还有不少学生在下面琢磨这只笔练字,根本没在听苏若在讲什么。
他们在下面嘀嘀咕咕,苏若也没管,就这么在讲台上讲,时不时敲着白板示意他们注意。
但渐渐地,教室里的其他人都被苏若说的给吸引了,就连皇帝也睁大眼睛认真的看着苏若在上面侃侃而谈。
苏若难得过一把老师的瘾,而下面的学生们奋笔疾书。
一开始他们为了追求快,是用的毛笔,但他们发现自己用毛笔写字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苏若时,就换成了苏若发给他们的中性笔和普通A4纸上。
不用蘸墨水也不用写大字的速度自然是快了很多,字虽然歪歪扭扭的可记起东西来的确是好用。
一开始还有人在挣扎,可苏若说的内容太多,根本没有蘸墨的时间,很快,剩下的几个也投入了中性笔的怀抱。
好香!
这笔也太方便了!
皇帝在后面也在奋笔疾书,发下来的几张纸记得满满的。
之前光是听说设想了一下就觉得方便,现在亲自用了一下之后发现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方便不少。
当然,现在毛笔还是主流,可是这样不用随身带砚台研墨真的非常方便。
而这些纸,像折子似的垫上硬木板,又或者是其他硬挺平整的东西不就成了一个本子吗?
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笔和本子太实用了!
先不说文人,就是他们这些出去带兵打仗的画个图不也方便吗?
皇帝悄悄的退了出去,跟老秀才说了一声就离开了。
官员们等在外面,小声的聊着天,一边吐槽皇帝的不对劲,一边感叹苏若的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