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秦暴君的“驸马”(431)
菟裘鸠现在用买的,那么到时候就是夏郡跟户部扯皮的事情了。
菟裘鸠倒是无所谓,他脸皮没那么薄,该豁出去的时候必然能够豁出去跟户部要东西,如果蔺尚书不肯给,他也不介意跑去告状。
皇帝和丞相都可以是告状对象,更何况不仅有他,还有嬴华璋呢。
嬴华璋跟皇帝耍赖皮的那个劲儿一般人比不了,或者说是一般人也不敢跑到皇帝面前去撒泼,然而他敢。
菟裘鸠一边想着这些一边感慨,他这张嘴啊,就不该乱说。
之前为了让嬴政不骂他们非要说什么帮皇帝开疆拓土,现在好了吧?你不想开疆拓土人家都不放过你。
除此之外,他还顺便从写信给章邯让他带兵去驰援——至于蒙椒就算了吧,他怕蒙椒过去再跟刘季掐起来。
嬴华璋本来都想走了,现在又被留在那里不得不应战,掐指一算他们两个大概有两个月没见面。
估计此时华璋公子的火气很旺盛,嗯,各种意义上的旺盛。
蒙椒跟刘季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掐起来,嬴华璋估计能把他们两个削成白身。
为了这两个人的官途着想,还是别让他们凑一起吧。
章邯在接到信之后当即面色一变,直接点兵,将楼兰的事情交代一番,然后在蒙椒哀怨的目光之下骑马一路驰援。
他带的人不多,一共五千人,但多少也能缓解一下情势。
要知道这三国在西域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国家,每个国家都好几万人,凑一凑竟然凑出了六万人的联军。
虽然谁都知道联军意味着乌合之众,意味着不存在任何配合,甚至还可能起内讧。
只是在大部分时间,人多真的就代表着赢面大。
嬴华璋手中的黑火药也不是很充足,必须省着一点用,最主要的是最近还连下了两场雨,导致所有的材料多少都有些潮湿,再加上对周围地势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对方。
可以说嬴华璋和他手下的兵马是处在劣势之中的。
好在踏弩和手弩的杀伤力足够大,更何况菟裘鸠不仅写信给章邯调兵,顺便还弄出了两辆投石车。
按照菟裘鸠的想法,投石车搭配黑火药,那就是超远程的大杀器。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需要控制黑火药的引信,不能在扔过去的过程中被风吹灭,也不能太长或者太短,太长容易落地还没爆炸,太短容易在半空引爆。
仓促之间,也只能让下面的人先去尝试一下积累经验。
然而到了嬴华璋手里,他压根就没用投石车扔黑火药,而是让人弄了一些生石灰直接装在麻袋里面,用投石车直接投掷过去。
这些生石灰若是直接砸在地上会扬起巨大的烟尘,而若是被敌人砍破麻袋则会有大量的生石灰落在身上。
只是生石灰粘到身上或许没什么,但这些生石灰一旦遇到水就会产生足以将人烫伤的热量。
嬴华璋在扔完生石灰觉得差不多之后就开始开始让人泼水,那些落在地上的生石灰遇到水之后简直就成了一个石灰池,但凡有人从上面走过都要被伤到。
不得不说,结果让他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并不能真正的杀人,但减员效果不必黑火药差很多。
最主要的是生石灰比起另外两种材料要稍微便宜一些,也算是节省开支。
只是这个方法也不能多用,因为西域缺水,要不是前两天下雨他让人装了许多雨水也不敢这么挥霍。
而三国的联军也被他这一手吓的够呛。
生石灰造成的创伤比之黑火药也不差哪里去,烧伤面积大的人虽然还活着,但一个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对承受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
只可惜上位者不会管这些,他们只会要求士兵继续进攻。
用张良的话说就是连生石灰这种手段都用了出来,对方已经被逼上绝路,只要扛过这一波,努努力就能打败秦军。
国王们信了,只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张良是在偷换概念。
就算他们打败了嬴华璋,也不过是打败了夏郡的兵马,真正属于大秦的精锐还在路上。
而他们以为打败了这支秦军就等于打败了大秦,毕竟在他们眼中,拥有几万精锐的国家已经很厉害,自然没办法想象动不动就调动十来万军队的国家是什么概念。
另外一边的嬴华璋在发现对方不仅没有退缩甚至还开始猛攻的时候微微一笑:“入套了。”
用生石灰的确是他想节约的表现,但他也预料到用出来之后对面的反应。
那几个国王或许察觉不出来,但张良肯定会借机生事。
当然也是通过这一点他再一次确认张良还在这里,只是不知道具体在哪个国家而已,既然如此那就速战速决。
嬴华璋十分大胆地直接分兵,他领一路,章邯一路,刘季一路,三路人马以包抄之势强攻。
张良想的没错,人数多的确有用,只不过在之前那一拨削弱之后,人数上的差距已经不那么大,最主要的是秦军这边还有许多阵法没用出来呢。
菟裘鸠这些年没有再研究过什么阵法,但他弄出来的那些阵法足以让人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各种变幻。
阵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个体的战斗力,或者说是让个体融为一个整体,又哪里是散兵游勇能够比得了的?
当然哪怕如此,嬴华璋也不敢说自己必赢。
可无论是他还是章邯、刘季,在带兵打过去的时候只觉得对面好像跟纸糊的一样,压根就没办法组织起像样的反抗。
是西域士兵太弱了?不,是因为这些士兵的数量跟之前所说的五六万差得远,最多也就是一两万的程度。
中原尚未统一的时候,各国打仗的确喜欢报虚数,十万兵马说成三十万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西域这边似乎没有这种习惯。
嬴华璋保持着警惕一路打入乌孙国都,却并未发现张良的踪迹,不仅是他,章邯和刘季也都没有抓到对方。
而在审问之后,嬴华璋推测出张良应该是奉命率领了一队人马负责策应,然而应当策应的人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那么为什么联军的士兵少了那么多似乎也有了答案。
嬴华璋预感张良带着那么多人走肯定不会再次隐藏行迹,必然是要反扑的。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他就损失了两个斥候。
同时还传来了消息——张良建立韩国拥立菟裘鸠为韩王。
作者有话要说:
菟裘鸠:不是,等会,什么情况?兔兔捧着啃到一半的葡萄一脸懵逼.jpg
第356章
在张良有意宣传之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西域,自然也包括正在车师国研究葡萄的菟裘鸠。
菟裘鸠得知的时候捧着葡萄跟身边的水生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颇有几分无语凝噎。
他人好好的在这里,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韩王呢?
不仅如此,张良甚至还给他编造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身份,什么出身贵族(这是真的),幼年聪慧三岁便可出口成章,后来经家国覆灭之痛,不得不卧薪尝胆十几年,为的就是报仇雪恨,推翻暴君统治,还天下贵族富户一个自由。
如今终于让他得到机会,以夏郡为前哨,盘踞西域进攻大秦,遂招有识之士共同抗秦。
哦,张良不仅散播传言,他甚至还写了一份檄书。
菟裘鸠看完檄书之后,坐在那里沉思半晌。
蒙椒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左庶长?此人妖言惑众,陛下必然不会相信。”
菟裘鸠抬头严肃地看着蒙椒问道:“你说,我在张良眼里是不是特别没用?”
蒙椒一脸茫然:“啊?”
要不是张良觉得他没用,怎么编的出这么垃圾的剧本?
哦,他苦心孤诣卧薪尝胆十几年,最后就收拢了这么几万士兵,跑到西域来抵抗大秦?
他连在中原都没个落脚的地方,这十几年是喂狗了吗?
当然这话不能说,真说出口有心人士肯定会借机生事。
不说归不说,菟裘鸠还是很生气。
他真要有反心,别的不敢说,占据长江以南跟大秦搞个对峙还是有可能的——反正大秦现在也没把南边彻底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