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331)

作者:寓风 时间:2023-07-03 11:43 标签:种田文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卢栩打开,哪是什么平步青云符,上面分明写的是生意兴隆。
  卢栩高高兴兴将符折好重新装进小香囊,挂到腰间。
  他们又在山上玩了一圈,这季节天气热,早熟的果子刚熟不久,庙门前有挑着担子卖果子的,卢栩买了一篮子,回家加点糖炖来吃,酸点儿涩点儿也没什么关系。
  玩到一人一身汗,卢栩又买了三个风车,和一大包干桂花,打道回府。
  “田里的稻子这几天也该收了,要是你们下个休沐想出来玩儿,咱们到咱家田里去,那边儿也能爬山,还能钓鱼。”
  “能叫上阿濯和小米添吗?”
  “那得问问他们能不能出门。”
  “嗯!”
  “要是米添也来,咱们就到昌隆侯田庄烧烤去。”
  他记得昌隆侯说他家的田庄离颜君齐那块田不远。
  米添叫昌隆侯伯伯叫了那么多年,跑去蹭点肉肯定没问题!
  快乐的假期结束,玩了一天,重新满血复活,卢栩喂饱了卢舟和颜君齐,送他们俩进皇城。
  现在不能带吃的进去,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大岐什么时候才能富起来,不改善伙食,也得让人吃饱吧!
  卢舟还好,在太子府跟着姜濯混小灶,他们家君齐都瘦了。
  卢栩叹气,算了,他还是先去给君齐跑印书的事吧!
  武昭侯已经帮他联系好了,今天他去挑纸,付银子,就能开版印刷了。
  君齐说希望能尽可能压低成本,纸差些也无所谓,能多低就多低。
  卢栩明白他的意思,他想让更多贫苦的读书人也买得起,但这毕竟是他们印的第一本书,是君齐的心血,他挺舍不得一开始就印太差。
  那家书局的印厂已经将京城常用的纸都找出来了,卢栩依旧没找到价钱又低质量又好的。
  要不是看在武昭侯面子上,印厂管事都不想搭理卢栩了。
  京城印书的人可太多了,自己掏钱印文集的也大有人在。
  对着赶在一起的时候,那是排队都排不上的,雕版工匠都不够用呢。
  管事:“不然您就听我的,用泥板或者竹板雕算了,便宜。”
  卢栩:“不行,我这书还要再版呢,我要用石板。”
  管事忍着脾气给他数:“您又要用石板,又要用手艺好的老工匠,还要印刷清晰,用好墨,还得用耐用的纸,还要便宜!您听听,这可能吗?”
  卢栩:“我这不是在和你商量吗?你看看哪儿能省钱。”
  管事仰天长叹,“纸和墨是没办法了,印一页就得消耗一页,要不您多印点儿吧,能把雕版的钱摊算便宜些。”
  卢栩:“也行。一般印多少本?”
  管事:“一般官老爷们印文集也就印个三五百本的,您就这一册,要不……”
  他大着胆子刚要怂恿卢栩印个一两千本,就听卢栩震惊问:“多少?!他们印多少?”
  管事:“一般三五百本呀。”
  卢栩:“京城光大小书铺就有好几十家吧?一家才摆十来本?”
  管事心道,你当这是什么?冬天囤大白菜呢?
  管事:“咱们这儿多是给致仕的大人物印文集,主要是纪念,不像话本那般走量,三五百本已经很多了!”
  卢栩:“话本印多少?”
  管事:“那可多了,流行的话本一印就两三千本呢。”
  卢栩心道,他家君齐编的书难道还能不如话本畅销吗?
  卢栩一拍桌子,“印!你选最好的工匠用好石料给我做,先用这种纸印五百本精装,再选便宜的纸印五千本平装!”
  “多少?!”管事人都听傻了,“这哪儿卖得完呀!”
  卢栩:“卖不完我送!我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小卢:我要这银子有何用?印!


第240章 重写
  卢栩跑去商议印书的事,卢舟也将平安符交给姜濯。
  如今御林军发威,谁都不许带与朝政无关的东西,卢舟能把平安符带进来,还多亏他年纪小、人缘好,还是姜濯的伴读。
  姜濯的骑射也是御林军校尉来授课的,卢舟平时跟着姜濯上课,与太子府小校场的御林军相熟。
  从前能带食物的时候,他上骑射课卢栩都会给他多装点儿饼干,好让他练饿了吃一点,卢舟不是吃独食的孩子,拿了饼干见谁都分,校尉也好,校场牵马、喂马、平整地面、整理箭矢等兵士也好,他都会给大伙儿平分,偶尔不够分,他自己少吃也会先分给别人。
  他又有骑射的天赋,对着哪天表现出色,孙校尉转天训练御林军时就会骂他们不如个孩子。
  一来二去,他在御林军也小有名气。
  于是,别人连个多余的手绢都不能带,卢舟却能把平安符顺利地带进来。
  如今姜濯要上早朝,特许了卢舟和米添可以晚点儿来。
  不过卢舟想和颜君齐一起出门,依旧还是按平时的时间。
  他到了先将自己备考的东西温习一遍,再在院中打打孙校尉教他们的拳,姜濯还没回来,他便边默背书边研磨了。
  姜濯下朝回来,精神萎靡的,一见到平安符,心头不禁一暖。
  “谢谢你,阿舟。”
  果然只有他的小伙伴才关心他、关心他爷爷是不是平安健康,不像那些朝臣……
  姜濯忍不住和卢舟抱怨。
  他从前不上朝,不知道他父亲和爷爷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大小事务,那群朝臣也是的,他爷爷都病了,坐在那儿那么不舒服,有什么事不能长话短说,好早点儿下朝?
  他们不,非但不,还吵得无比激烈。
  姜濯起初听谁都觉得有道理,一看弘安帝的伤腿,马上兜头一盆凉水,烦上了。
  就不能效率点儿吗?
  他们就不能先商量个章程出来再汇报吗?
  卢舟听完,想了想道:“阿濯你知道一斤米多少钱吗?”
  姜濯一怔,点头,这不是前一阵子满朝皆因米麦价格跑去薅草了吗。
  卢舟:“那你知大岐每年能收获多少粮食吗?”
  姜濯摇头,“上万石?”
  卢舟莞尔,“我们就当万石好了,一斤米涨一文或者降一文,听上去是不是一件小事?可若是万石米,那一文可就是很大一笔钱啦。”
  姜濯沉默片刻,“我懂了。”
  朝政无小事,若不讨论清楚,贸然去执行,影响是深远巨大的。
  卢舟见他听进去了,又道:“先生说要广开言路才不会偏听,我想大人们敢在朝堂如此畅所欲言,真诚辩论,想必也是陛下广开言路的方式。”
  姜濯一怔。
  卢舟:“就像我们,若我有事想同阿濯你商议,你总是嫌我烦,嫌我啰唆不耐烦听,日子久了我就不敢找你了。”
  姜濯:“你才不啰唆。”
  卢舟:“我家哥哥们总说我啰唆的。”
  姜濯:“……”
  他是不是该安慰卢舟一下?
  卢舟:“可我有什么想说的,我几个哥哥也总会耐心听我说完,我四哥每次都说我是个傻瓜,可是我说的他都听了,我就更愿意同他们讲了。若是正经事,不能嫌烦的。”
  他给姜濯举例:“就像我哥哥做菜,有时候为了好吃,只辣椒他就要买十多种,试一试哪个最美味,怎么做最可口。若只有一种辣椒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没有精心筛选过的口感好。做一道菜尚且要五味协调,何况朝中大事?一件事涉及各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据理力争,才能掌握事情的全貌,朝堂这样,是大岐幸事呀。”
  姜濯闷闷嗯一声:“……我知道。若什么事都是他们自行商定章程,当然节省时间,但久而久之,难免会出现以权压人的事。”
  卢舟点头,“看吧,阿濯你这么聪明,这些你其实比我还要懂,今天是因为担心陛下辛苦对不对?”
  姜濯闷闷点头,眼睛有些发热,憋闷了多日的心事也忍不住了,与卢舟低声诉说起来:“我偷偷听到太医同祖母讲,皇爷爷那日是突然眼睛看不见东西,才踏空摔倒的,太医说,皇爷爷多年积劳成疾,以后都要注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