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七零年代文工团(230)

作者:天籁星璇 时间:2023-12-19 10:19 标签:种田文 轻松 年代文 成长 逆袭

  伍崇明也站起来附和:“没错,山高水长,总有再见的一天。”
  今日之后,他们将天各一方,但学生时代的感情却永永远远地保留了下来。
  11月份高考开始报名,宋知时粗略估算,整个总政歌舞团就有近百人报名。
  据某小道消息统计,整个首都就有近三十万考生要参加这一届的高考。
  宋知时报了三个志愿,第一志愿就是首都舞蹈学院的芭蕾舞专业,剩下的两个志愿也都是首都的学校,跟舞蹈相关的专业。
  对于能不能考上大学,宋知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这两届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四。
  报名之后,复习的时间变得更紧张了。
  顾淮虽然人在学校,但基本上每天都按时回家,照顾宋知时的生活起居,宋知意也隔三差五上门来送吃的,宋清荣也对两人同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全家一心一意为考生服务。
  1977年12月10日,迎着瑟瑟寒风,几十万名学子进入了考场。
  严格来说,宋知时算是艺术生,但这个时代还没有明确划分文化生与艺术生的区别,不过他所考的专业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历史、政治以外,还需要一场加试。
  他运气不错,被分配到了同区域的一所中学。
  首都的学校,环境总还是不错的,起码不会漏风漏雨,而且还是单人单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考试作弊。
  趁着老师还没进入考场前,不少考生还在捧着书临时抱佛脚。
  宋知时隔壁是个高度近视的瘦弱男生,戴着比瓶底还厚的眼镜,此刻正拿着书,争分夺秒般地背诵。
  他前面也有个男生,不过看着吊儿郎当的,见他如此认真,忍不住出言调侃:“诶,同志,你哪个学校的?”
  眼镜男不说话,自顾自地看书,那人讨了个没趣,又把兴趣转移到了宋知时身上。
  宋知时说:“我毕业很多年了,不是本地人。”
  那人有些好奇:“不是本地人咋来我们这边考试。”
  托现在还没有高考移民,也没有区域保护性政策的福,不然他一个外地人,还真没那么容易就在这里高考了。
  就在宋知时乱七八糟地思考时,监考老师拿着卷子走进了教室。
  监考铃第一次打响。
  上午第一场是语文,宋知时的语文算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多差。但他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字迹写得很好。
  这一点得益于宋家的传统教育,所有宋家的孩子,不论嫡系还是旁支,统一三岁开始上族学。在站还站不稳的年纪,就开始学习写大字,因此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宋知时想,哪怕他的作文不能令人拍案叫绝,仅凭这一手好字,也能加上不少印象分吧。
  下午的数学是宋知时的强项,而且数学题型都差不多,只要多刷题,靠着题海战术,总不会差很多。事实证明,除了最后两个大题,宋知时基本都做出来了。
  考完数学以后,学生们纷纷离开了考场。在路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对答案或者讨论题目的声音,宋知时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知道自己的腿都快冻麻了,赶紧回去取暖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知时就爬起来了。
  落了一夜的雪终于停了,顾淮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个皮制雷锋帽,给宋知时扣在脑袋上,又给他加了一件军大衣,直把人裹得跟熊似的,才让出门。
  宋知时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来到学校门口。这里已经有一大批学子在等候了,大家三三两两躲在墙角,避着风背书。
  “加油,今天考完就解放了。”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让所有为天气和考试担忧的学子们多了一丝动力。
  今天上午考政治。政治并不难,牛大壮就是政治专业,托他的福,宋知时看了不少专业书。况且,哪怕他什么都不会,只要不离题,把卷子写满,总能拿到得分点。
  下午的历史地理就有些难了,宋知时懂历史,却不会地理。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这十年运动期间,历史、地理这类副科全都被停了,什么都没学,能写出来才怪呢。
  等从考场出来的时候,不少学生都萎靡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怎么说,1977年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有的人满怀期待,盼着通知书快点下来,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有的人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准备今年不成,明年再战。
  今年注定是一个难挨的新年,却也是一个难忘的新年,因为宋知音一家五口终于决定北上了。
  得知妹妹一家要上京的消息,年前宋知意就忙活起来,带着刘姐准备年礼。
  顾淮因为有寒假,反倒是比宋知时悠闲不少,跟着宋知意忙前忙后,打打下手。该修的房子修了,该搭的鸡棚也搭好了。
  宋清荣重新拾起了书法爱好,给家里每扇门都写了对联。
  元旦晚会一过,正式迎来了1978年。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平淡的新年。
  但对于极少数靠它发家致富,创造新的人生传奇的企业家来说,这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1978年2月4日,立春
  赶在春节之前,宋知音一家五口终于到达了首都。
  一家人在时隔十年之后,终于又坐在了一起,得以吃上一顿团圆饭。
  小小的四合院,原本只住了几口人,也因为宋知音一家的到来变得更热闹了。
  小世安从一出生起,就生活在这个院子里,从未接触过同龄人,突然之间多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别提有多激动了,迈着小短腿,满屋子跑前跑后。
  宋清荣望着眼前这一家子,情到浓时感慨道:“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眷属幸团圆呐!”
  宋知音向来是个活泼的性子,今天也忍不住落了泪:“咱们家这么些年,总算是熬过来了。”
  “好好的新年哭什么?”宋知意安抚了一下妹妹,然后率先举杯,朝众人道:“今天咱们不提那不开心的事情,好好吃好好喝!”
  “对对对,吃好喝好!”
  “来来来,干杯——”
  “新年快乐——”
  晚饭过后,把孩子们都哄睡着了,年轻一辈才终于有机会在书房又聚了起来。
  高考才过去两个多月,如今正是等成绩的时候,宋知时自然而然就问了起来:“二姐,姐夫,你们两个志愿怎么填的?”
  面对这个面面俱到的妻弟,凌家先有些惭愧:“我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填首都的学校。”
  宋知音道:“我跟你姐夫都毕业太多年了,对书本的熟练度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一来,真要是填了首都的学校,风险太大了。二来嘛,你姐夫还是放心不下大哥大嫂他们。”
  宋知意说:“填哪里又有什么要紧,等毕业以后,总有机会再见的。”
  宋知时点了点,表示尊重他们的决定。
  宋知音总算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笑着调侃道:“说来,家华这小子倒是填了首都的学校,他要是真考来了,还得劳烦你跟顾淮好好关照他了。毕竟当初,还是你给他劝得学。”
  凌家华要来?
  宋知时一惊,忍不住朝顾淮望去,却见他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唉,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第174章 被抓
  半个月以后,教育局开始通知考生去体检,宋知时心里隐约有了底。
  到了二月中旬,录取通知书开始陆续发放。
  宋知时是在二月底收到首都舞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虞兰疏也考上了首都电影学院京剧专业。
  一次就能上岸,不得不说让宋知时松了口气。但他转念一想,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同时合格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去竞争热门专业了,自己能考上似乎也不太意外。
  紧接着宋知音收到了津港某师专的录取通知书,而凌家先则考到了陕省某个理工大学。伍崇明不幸落榜了,不过他倒也不丧气,只说自己准备以后以作品说话。
  最让人意外的反而是凌家华,他竟然考上了首都航空大学,还是数一数二的热门专业,一举成为所有人里学历最高的那一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