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流亡(205)
当时他跟在晏龙后面,愉快地走进屋子,然后傻眼。
陆笛看着自己的同学们,又遭遇到了那种推开门发现兄弟姐妹全部不认识的尴尬场景。
当一屋子的机器人学员今天全部变成了幽灵同学,只有满心懵逼,以为都是同学,结果这些精神体也是男女老少全都有——年纪最大的看起来有八十岁,小的还没桌子高。
陆笛下意识地抓住晏龙,后者会意地解释,精神体的原身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上,绝对没有小孩,连志愿书都不可能拿到。
“精神体的年纪与性别,有的跟原身相似,有的没一点关系,而且他们与你不同,也与你的兄弟姐妹不同,他们的记忆与智商跟外表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别看就桌子高,外语考试成绩比陆笛好多了。
陆笛:“……”
还真的是。
事实上编号91的小孩,前身是一位洞穴深潜专家,也是一位极限运动与野外生存方面的能手,三十岁之前在某野战部队服役,后来在一次国际救援行动中遭遇意外,受伤失去了双腿与右臂。
陆笛跟同学没那么熟,当然不能问对方为什么会是小孩的外表。
而且人家自己也不知道。
就像正常诞生的人类,父母与孩子自己都没法决定性别。
到了精神体这里随机性就更大了,可能有科学道理在里面,不过目前发现不了,也没法干预。
总之陆笛再次经历了一遍“不认识脸”,只认识“声音”的懵逼会面。
等到陆笛重新回到音乐教室,看到一个个机器人,凭着强大的记忆力自动对上了他们的脸。
课程是枯燥的,但是没有人抱怨,就这么一遍遍地“合奏”,下课之后也没有人离开,而是继续播放音乐,直到没有一次错误。
陆笛让金属球重新落在滚轮机器人脑袋上,准备跟着同学们去可以吸收能量的密封训练场进行“实践”。
这样没日没夜的训练,已经持续了十天。
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慢慢变得像样了。
这时唐老先生正给陆云上完私课,两边恰好在走廊碰见,陆云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最扎眼的那对——只有陆笛会把载体停在某个机器人头顶,也只有晏龙会使用外观毫无威胁力的滚轮机器人。
这两个也是培训班里画风最奇怪的学员。
偏偏陆笛不自知,明明载体是个无人机,却经常懒得飞。
陆云抿了抿唇,对着跟自己打招呼的陆笛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旁边冲出来的林瑟用金属手臂带着跑到旁边。
陆笛表面若无其事,实则竖起了耳朵。
嗯,林瑟又说自己的小话了。
没什么新鲜内容,刷脑无数遍的轱辘话。
看陆云两眼放空的表情就知道,陆云“过滤”掉了这些内容。
“呼。”
进入电梯之后,陆笛终于松了口气。
晏龙低声问:“这么紧张?”
“开玩笑,陆云是有联觉的!”金属球激动的原地蹦跶了一下。
滚轮机器人抬起头。
陆笛立刻转入电脑终端聊天模式,这个有晏龙自己写的程序加密,比较安全。
“……想当初,岁闰第一次看到我们,就知道了真相,我怎么可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陆笛的计划堪称滴水不漏。
首先他去见陆云以及兄弟姐妹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晏龙没有主动露面。
其次他跟晏龙商量过,尽量避免两人同时以能量粒子态的形势出现,最好两个人都用载体,载体可以隔绝大部分能量波动。
因为培训班的规定,所以第二条原则被执行得很到位,就算陆云在课堂上旁听,陆笛也不用担心秘密暴露。
“可是,我还是觉得她发现了。”陆笛纠结地说。
“我们没有暴露。”
晏龙回忆了一遍,确认没有破绽。
陆笛挥了挥手,沮丧地说:“证据她是没有,可这世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直觉。”
晏龙想了想,觉得确实有必要加入这个变量,他用研究学术的口吻跟陆笛探讨:“暂时还不会,陆云只接受了林瑟之后分离的人格记忆,她对你的认识不全,而她对我就更不熟悉了……”
“可是她在观察。”
陆笛叹了口气,忧郁地说,“你不知道联觉者的世界有多么玄幻。”
“比如?”
“她能闻到我们对话的时候,声音里携带的气味。”
这个形容不仅超出了AI的逻辑,也超出了人类的正常思维。
晏龙只是一滞,然后根据以前陆笛那些抽象的描述,两秒翻译成功,然后恍然。
“这就是你最近不敢多跟我说话,坚持要打字的原因?”
“是啊,就像一个人很难听见自己说话的音色,我也不知道我跟你讲话的时候……是草莓,巧克力、还是牛奶?”
“这三个气味代表什么?”晏龙认真地记录。
陆笛嘴角抽搐,然后含糊地说:“就是情侣之间……谈话的味道,我觉得我们没那么黏糊,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说真的,如果不是陆云的梦想是音乐,我真的建议她做特别行动队的审讯人员,没有人能在她面前隐瞒秘密。”
——所以我有多难你知道吗?
晏龙思维运转极快,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你不敢在陆云面前与我说话,也不敢离开载体,虽然保住了秘密,但是在陆云看来这已经透着蹊跷了?”
“对啊!”陆笛猛点头。
晏龙开始沉思。
跟他们同在一个电梯的学员们:“……”
今天陆笛金属球也在生物AI滚轮机器人头顶蹦跶,不知道他们交流了什么,竟然这样激动。
第151章 警报
培训班的生活一成不变, 这不代表陆笛就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了。
每天傍晚,所有学员会集中看半个小时的新闻。
有时候是广播,有时是视频与图像。
大部分新闻会同步播放给商都基地避难所, 包括华夏各地的积极搞地下建设、大规模温室种植、改进氧气循环系统等等, 也有关于火星建设与几艘宇宙飞船的消息, 就是讲得比较含糊。
等到振奋人心的环节过去,就是外界灾变的报道了。
桥梁在强烈的地震中颤抖、断裂。
天空晦暗低沉, 树木枯死了很多, 只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植物还能借助每天中午的那么一点点光照时间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勉强活着。
商都专门发明了一种巨大的车载吸尘装置, 每天城里城外的转悠,尽量把那些落在植物与地表上的火山灰吸走。否则植物被这些灰尘覆盖, 很快就会死亡。
为了维持南云山的生态环境,商都基地几乎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的。
而那些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已经看不见一丝绿色。
到处都是废墟,楼房坍塌,在灰烬的掩盖下显得格外陌生,像是烧坏的拙劣灰陶制品。
无人机拍摄的镜头掠过这变得死寂的城镇, 飞向被岩石堵塞得断流的危险河段,那里是穿着机械外骨骼戴着呼吸面罩的军队与工程队在挖掘河道。
河水格外浑浊, 所有车辆与机械上面也布满了灰蒙蒙的尘土。
“……虽然附近已经没有居民,但是这条支流堵塞之后,到了汛期江水就会被迫改道,间接影响到下游数个省市。”
灾变虽然惨烈,但是华夏人都很庆幸,自家国境内并没有活火山,也有是人迹罕至的边境地区。
陆笛就看到了一条关于国外的新闻, 火山碎屑流横扫了三百公里外的一座城市,顷刻间沦为人间地狱,树木突然燃烧,肉眼看见的一切都在燃烧变形,空气扭曲,房屋被从天而降的火球砸穿,然后窗帘沙发甚至塑料都开始融化,人就更不用说了。
高温高速的气流携裹着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与碎屑,犹如天劫一般降临,只是短短几分钟,整座城市就没有一个活着的生命了,从植物到动物,只剩下一些灰烬与持续燃烧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