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元魁捉妖(2)
尚元魁:“......徒儿若用您教的法术降妖,只怕未到海丰县,坟头草就要长起来了。”
曹道爷脸上挂不住,喝道:“混账!还不是你学艺不精,道心不稳,怎的怪起师傅来了?也罢,就给你个保命符。”
说着,从袖里掏出了一支发簪,递给尚元魁。
尚元魁接过发簪,只见是一只雕刻成牡丹形状的白玉发簪,玉质极为通透,在阳光下观瞧,里面仿佛有水流动。
曹道爷说道:“这是仙家异宝,非到了性命攸关之时不可擅用。”
尚元魁点点头,把发簪贴身收好,心想万一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还能换些钱。
曹道爷又给了徒弟一沓符纸,一柄宝剑,最后掏出了一锭银子,趁尚元魁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塞进了包袱里。
一切收拾停当,曹道爷送徒弟下了山,站在山口目送尚元魁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
曹道爷叹息道:“也不知道这一去是福是祸,哎。”转身往山上走去,一个不留神,头发挂到了树枝,疼得他就是一哆嗦:“哎哟,我的假发!”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写了个捉妖的故事,我一直都对鬼狐花妖的故事非常喜欢,这次终于自己动笔写了一个。
参考了明嘉靖年间的背景,写了小道士尚元魁在去泰安这一路上除妖的故事,从济南府北面一路南下,这其中的地名,还有当时的物价,也是参考了《明实录》等书籍,因为并不是直接有嘉靖朝的物价,我参考了前后几位皇帝在位时的物价,并不是十分准确的,还请大家谅解。
这次的故事准备了很久,非常非常用心去写,希望喜欢的小天使们能动动小手给我评论呀,只有你们的评论才能让我在写文过程中有更好的提高和进步。
最后,祝所有看文的小天使们2019事事如意,喜乐安宁。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康。
第二章 宿古庙 夜遇红衣女
按下曹道爷回去整理假发不提,只说尚元魁。
顺着路往前走,前文咱们提到过,马谷山附近人烟稀少,更是没有村落,尚元魁这一路上只靠着从观里带出来的干粮充饥。隆冬时节,也没有结果的果树给他裹腹,好在他平素身体结实,脚程也快,很快就到了平时卖菜的村子,借宿了一晚,天明继续赶路。
就这么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海丰县二十里外。抬头看看天,星幕高悬,这个时辰城门早已关闭,想要进城是不可能了。左右望望,不远处有一个土地庙,尚元魁点点头,今日看来只能在庙里过一晚了。
迈步走到近前,只见这座土地庙早已荒废,门上的牌匾欲掉不掉,还好门还算完整,双手推开门,吱呀呀门分左右打开,一股带着灰尘味的寒冷之气冲了出来。
尚元魁没有马上进去,等到里面的味道散的差不多了才迈步走进庙内。
里面更是破败,土地神像上油彩脱落,斑斑驳驳露着里面的泥胚。供桌上有几个长着绿毛的馒头,香炉里都是烧剩下的香灰,地上有几只看不出颜色的蒲团。四周围地上有一些稻草,还有几堆烧过的火堆,可见时不时有错过时辰进不了城的人来此处歇脚。
尚元魁找了一处背风的地方,把稻草搬过来铺好,用手摸了摸,还挺干。又抱了几块干柴,放在地上码好,用火石打着,火焰腾起,驱散了殿内的寒气。
伸出双手烤火,待到身上暖和起来,尚元魁从包袱里拿出一个馒头和两块风干的腊肉,找了一个细木枝串上,放到火上烤。在殿内转了转,竟找到个烧水用的铁壶,可巧后院有眼井,把壶刷洗干净,倒了半壶水,回来架到火上烧开水。
全都收拾利索,尚元魁坐到火堆旁呆呆出神:师傅这次借故赶自己出来到底是何用意?给的这两件东西有何用处?尤其是那根牡丹花簪子,师傅说是保命用的,难道说这次出门,会碰到什么危及性命的事吗?
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正好这时干粮烤好了,尚元魁索性也不再想了,拿起馒头和腊肉吃了起来。
刚吃了两三口,就听吱呀呀门响,又有几个人走了进来。
进来了七八个年轻的小伙子,打头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身高足有八尺,豹头环眼,太阳穴鼓着,手拿一把单刀。身后跟着八名小伙子,年纪都在二十五六岁,其中四个人抬着两个大木箱。
这帮人进门之后就发现在角落的尚元魁,为首的那个中年人上下打量了好几眼,应该是觉得尚元魁没有什么攻击性,才微微点头。尚元魁看这帮人都不是善茬,自己不欲惹事,就也点点头,继续低头啃干粮。
领头的中年人吩咐手下:“把箱子靠墙放好,苫上稻草。你们两个去后面看看。”
“是!”
两个人去后面查看,不多时回报一切正常。
中年人点点头,这才吩咐人烧火做饭。这些人一看就是常年跑江湖的,准备得比尚元魁多多了,酱的牛肉,大张的发面饼,还有白酒。
他们也把饼串好放在火上烤,然后就着牛肉大口吃起来,再咕咚咕咚喝上两口酒。
尚元魁看看对面的牛肉,再低头看看手里薄薄的腊肉,默默侧过身,眼不见为净。
这九个人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喝酒聊天,聊着聊着就开始说些荤段子,边说边哈哈大笑。
尚元魁吃完了干粮,喝了碗水,把身边的稻草拍了拍,就要躺下睡觉。
就在这时,门又开了,门外的冷风裹夹着大片的雪花涌了进来,外面竟是已经下起雪来。
冷风吹得火苗连连乱晃,几个年轻人急忙伸手护住,才没让火苗熄灭。其中一人怒道:“干什么的!把我们的火弄灭了怎么办!”
一个娇滴滴的声音说道:“婢子莽撞,还请这位大哥勿怪。”
这声音婉转低回,沁人心肺,听到的人都忍不住抬头往门外看,想看看声音的主人到底长什么样。
就见两个身穿粉色袄裙的美貌婢女当先进了庙内,回身去扶身后的人,嘴里还说道:“小姐,您慢着,仔细脚下。”
一只莹白如玉的纤纤素手搭在了婢女手上,一位身穿大红的女子袅袅婷婷走了进来。
若说刚才的两个婢女算是美貌,那和这红衣女子相比,简直云泥之别。但见她桃腮粉面,杏眼朱唇,眼波流转间说不尽的万种风情。
红衣女子看了看刚才说话的小伙子,微微万福:“都是小奴的不是,这厢给您赔礼了。”身后的丫鬟也随着主人一起行礼。
小伙子乍见如此美貌女子,慌得手忙脚乱,连连摆手:“不妨事不妨事,姑娘不必如此。”
红衣女子慢慢起身,对着小伙子微微一笑,这一笑真恰似百花绽放,不止小伙子,身边其他的人都觉得浑身一阵酥麻,暗叹世间竟有如此尤物。
小丫鬟见这些人直勾勾盯着自家小姐看,气道:“登徒子,眼睛乱看什么!我家小姐岂是能随便看的?不知道非礼勿视吗!”
这帮人里有个坏小子叫章五的,油嘴滑舌的跟这丫鬟说道:“小丫头恁地利嘴,你家小姐不让看,那你让看么?”
他这么一说,众人哄堂大笑,还有人对这小丫鬟挤眉弄眼。
“你!”小丫鬟气得俏脸通红,说不出半个字来。
那个中年人李劲急忙呵斥手下人不要无礼,转身抱拳施礼:“他们都是些跑江湖的粗人,言语鲁莽,请小姐不要见怪。只是这荒山野岭,怎么只有小姐和两个丫鬟孤身上路?没有其他随行之人吗?”
这句话一出口,红衣女子眼圈儿就红了:“小女子名叫红霞,本来是随父母出来去阳信看望舅舅,住了月余,眼见年关将至,就要返回海丰县家中,没想到途中父母染病去世,这才只身一人带着家丁奴仆回家,半路天降大雪,与其他人走散,就剩下我们主仆三人。天色已晚,进不去城,只好在此处歇息一晚,明日再进城。”
李劲听完点点头,没说话。刚才和红霞姑娘说话的小伙子刘瑞接口说道:“原来姑娘也是进城吗?我们也要去海丰县,不如结伴而行,还能有个照应。”
其他人也点头附和,李劲斥道:“胡闹!一群大男人怎可带三位女子同行!”。
刘瑞走过来,低声说道:“镖头,这姑娘挺可怜的,我们就捎她们一程,不过几十里地。”
李劲摇头:“这荒山野岭,三个孤身女子,着实可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章五也走过来劝道:“三个弱女子,能干什么?镖头你未免太多疑了。”
二人又劝说多时,李劲只是摇头。
红霞姑娘见几人争执不下,忙道:“几位大哥不必为奴家的事烦心,此处离海丰县已经不远,明日等雪停了,我们走回去便是。”说罢,扭回身用手帕轻轻按了按眼角,不再说话。
李劲见姑娘落泪,也觉得自己话说得重了些,转念一想不过是几个女人,带了便也带了,小心些也就是了,于是点点头:“姑娘,我等只能护送姑娘进城。我们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办,其他的就不能帮姑娘了。”
红霞姑娘闻听,喜出望外,飘飘下拜:“多谢这位大哥。”
李劲连忙还礼,其他众人也很高兴,快手快脚收拾出一块地方让三个姑娘坐下,又抱来稻草铺好床,还拿了几块干净的棉布铺在稻草上面。
红霞连声道谢,吩咐丫鬟翠儿,坠儿拿出路上买的烧鹅,熏鸡蛋分给众人以表谢意。又亲手捧了几个鸡蛋,来到尚元魁面前,娇声说道:“小道长,奴这里有几个鸡蛋,您用些吧。”
尚元魁面冲里躺着,虽然没回头,但是他们的一番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待红霞走过来喊自己的时候,尚元魁翻身坐起,低头看看姑娘身后,又抬眼看看姑娘的脸,最后眼光落在几个鸡蛋上面。
红霞见尚元魁不说话,又把手往前伸了伸:“小道长,用些吧?”
尚元魁盯着姑娘的眼睛,说道:“我不吃,有味儿。”
红霞一愣:“什么味儿?”
尚元魁:“腥味儿。”
红霞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尚元魁。尚元魁也不避讳,大大方方让她看。
过了将近一盏茶的时间,红霞姑娘突然噗嗤一笑,也不再劝尚元魁吃,拿手帕把鸡蛋包好,转身袅袅婷婷走了回去。
尚元魁躺回稻草上,继续面冲墙,闭上眼。
众人吃喝完毕,李劲安排人轮番值夜,其余人或躺在稻草上,或靠着墙,闭眼睡去。
到了半夜,章五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要推醒刘瑞换班,一只白皙的手按在了他的手上。
章五抬头,见是翠儿。章五笑道:“翠儿姑娘还没睡?”
翠儿拢了拢蓬松的秀发,嫣然一笑:“刚醒,奴家想去小解。可是不敢一个人出去,章大哥你陪我去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