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拒做炮灰 一(94)
也许此刻在陶二丫心中唯一的慰藉就是上世第二次嫁的相公严如松,重生回来,陶二丫当然不会让自己成为再嫁妇了,她要堂堂正正地嫁给相公成为他的正妻,她要让那恶毒的女人下地狱,让她受拔舌之苦,如果不是顾忌那恶毒女人,相公怎么不敢来自己的房间,最后也是她害死自己的,这回她一定要报杀身之仇。
相公肯定爱她的,不然怎会让自己靠近他的身边,进入他的后院,这辈子,她还要给相公生孩子。
至于黄从春母子俩,这辈子她绝不会让这家人落得好,上辈子欺负了她的,这辈子统统要还回来。
原本她想好好孝敬她爹的,可她爹根本不听她辩解,就将她打得爬不起床,这辈子无论是爹还是娘,休想得到的孝顺了。
陶二丫恨啊。
等陶二丫终于爬起来可以走出门,迎来的先是没完没了的活,陶二丫让王氏好大的没脸,掐死这个死丫头的心都有了,所以就拼命地使唤她。
陶二丫死前虽是做妾的,可身边有丫鬟侍候着,哪里需要干这种活,所以非常不习惯,可刚开口反抗,就被王氏一个巴掌甩到脸上,让她敢怒不敢言,只得老实干活。
陶金宝又拉了,去洗尿布的当然是陶二丫,陶二丫嫌弃地端着木盆出门,村里的人看到她都对她指指点点,小孩则远远地拿泥巴扔她,边扔边喊:“害人精,害人精出来喽!”
陶二丫差点一口银牙咬碎,该死的陶元景!活拆了陶元景的心都有了,他怎不去死?他要死在山里,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不知为何,陶二丫隐隐感觉到,她的日子不该是这样的,不该受这样大的苦头,她直觉,这一切都跟陶元景有关系。
这天回家路上,元景没让陶大勇背着,而是自己跟着一起走路,说是为了锻炼身体,其实他更想独自上下学,可陶大勇不让,宋氏和小宋氏也不敢,元景只得保持这种接送状态。
“爹,你说什么?陶二丫跑了?”听到他爹的话,元景惊了,不过转念想想,又符合陶二丫的性子。
陶大勇摸摸儿子的脑袋,摸到后面一道疤时更加小心翼翼,说:“是啊,爹在镇上做工,被人叫回村子里帮着一起找人,结果村里有人看到了,说是陶二丫自己一人走出村子的,这是昨天夜里的事,她夜里悄悄摸摸走的,后来你大伯娘发现家里的银子被陶二丫偷拿走了。”
“爹又回到镇上打听了一圈,真让爹打听到了,有人见到一个小姑娘跟着一个车队走了,那车队是路过咱这片地方的,没谁知道是去哪里的。”
老天爷!
元景也不得不佩服陶二丫的胆量,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虽然干瘦干瘦的,长得却不差,不然也不能成为女主,可她居然在这个年代敢一人跑出去,换了他,除非被逼到绝境,否则轻易不会走这条路的。
第073章
爷儿俩回到家中,陶大柱一家除了陶二丫都聚在这里,看得出王氏狠哭过一顿,当然是哭被偷的银子还是哭二丫头就不知道了。
宋氏就只有这两个儿子,虽然不满意王氏这个儿媳妇还有胆敢害孙子的陶二丫,可在分家的时候也没太亏了老大一家,除了大屋没分,家里的二十五两银子,分了十两给老大,让老大两口修葺老屋还有添置家什的。
别看二十五两银子不算少了,可那是老太太攒了多少年一点点抠下来的,原准备用来给宝贝孙子读书的。
可刚到手的十两银子,被王氏娘家借去二两,零碎又用掉不到一两,还剩七两银子带一些铜板,陶二丫可好,将那七两连铜板全都带走了,一个大子儿都没给家里留下,也就是陶二丫走得没影儿了,不然被找回来的话,不用陶大柱动手,王氏就能打得她半身不遂。
看大孙子回来了,老太太不愿意再跟老大一家掰扯,没好气道:“行了,回自己的家去吧,那是你们自己生的丫头,还能怪到我老太婆身上?粮食没少分给你们,省着点肯定能吃得地里的粮食下来。”
“我可告诉你们,分家的时候我老婆子可一点没亏待你们,老大老二一家十两银子,剩下的五两是我老婆子的棺材本,你们是连我这点棺材本儿都惦记上了是不是?滚滚,都给老娘滚!”
老太太拿起扫把赶人,挥舞起来虎虎生风,王氏本来就憷老太太的,老大更不敢跟老太太顶着来,只得拍拍屁股离开了。
老太太今天也是一肚子火气,心说幸好将老大一家分出去了,要是那死丫头偷到她头上,那她宝贝孙孙可怎么办?还有卖人参的八十两银子说不定也要给祸祸掉,越是这样老太太越是要将这笔银子给藏好。
老太太根本没想拿这八十两银子补贴老大一家,因为她知道甭看王氏是个老实的,可她真要掏出银子,指不定王氏就认为原本家中不止二十五两,都是她这个老婆子给藏起来留给大勇的的,这个家分得一点不公平,到时好心补贴没落得好不说,还要惹得一身腥。
反正现在老大一家也不是没得吃就等着饿死,等实在过不下去了再说。
看到越来越有读书人派头的孙儿,老太太又眉开眼笑起来,还是她的乖孙贴心,不像陶二丫那个死丫头,她算看清楚了,那就是个祸头子,走了也好,不然糟塌的可不止那七两银子。
陶大勇和小宋氏也是一个心事,尽管他们恨不得掐死陶二丫,可是他们知道一旦这样做了,他们在村里不仅不会被同情了,还会觉得他们太心狠,毕竟到底是一家子,那是他们的亲侄女,所以跑了也好,他们落得个眼不见为净,省得每次看到她都升起一股火气。
而且在他们看来,身上带着银子的陶二丫,很容易被人盯上,一个小丫头真以为自己能耐,还以为跑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到头来还不知被人抓住卖到什么地方呢。
元景也觉得挺好,起码这几年他能过得省心点,省得要天天防着陶二丫又生出什么害人的心思,至于以后陶二丫是不是还能有剧情中女主的气运一路青云,那还是等以后见招拆招吧,他始终认为,在这古代环境下,男子做事比女子便利多了。
为了防止剧情的不知变通,元景在读书更是下了死力气,争取早点考出头,他爬得越高,陶二丫越拿他无奈。
不过还有件事需要大人出面去做,以防以后陶二丫出幺蛾子:“奶奶,依陶二丫的性子,她在外面混不下去还好,要是让她混出头翻了身,只怕会拿我们一家开刀,就算没这么做,她哪天惹出什么祸来,可会将我们一家和陶家村都带累上。所以,不如叫族长将族谱改一改,看是把陶二丫除名还是怎的。”
这点族长应该比他更懂才是,而且以陶二丫害亲堂弟性命在前,又偷盗钱财在后,陶家也容不得这样的姑娘继续留在族谱里了。
陶大勇立即放下筷子:“娘,我觉得景宝说得有道理,我看这死丫头就是个祸头子,挺能折腾的,将来景宝可是要科举做官的,万一被这死丫头给连累了大好前程……”
老太太原本有些犹豫,可一听会牵连宝贝孙儿的前程,什么犹豫都跑光了:“好,娘吃好了饭就去找族长说叨说叨,死丫头跑了也好,就当咱家没生过这个人。”
族长本来就对陶二丫做的事情恼得很,老太太过去一说,族长马上拍腿说好,找几个族老商量了一下,就开祠堂请族谱,将陶三丫提到了陶二丫的位置上,说来也巧,一年多后王氏又怀上了生了个女儿,原本该是陶四丫的,这下正好补上了陶三丫的空缺。
改好族谱后,族长直接通知陶大柱一家这个结果,是通知,而不是征求他们的意思,陶家可没有这样道德败坏丧心病狂的族人,省得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声誉,族长可不管陶大柱两口子是不是舍不得这个闺女,并还通知所有陶家人,以后统一口径。
于是,陶二丫,不对,是后来的陶玉珠就成了陶家村莫虚有的人物,现在的陶二丫才六岁,变成了元景的堂妹。
陶家的二小子出生之前,先迎来了陶家村的秋收,这是庄户人家最辛苦的时候,也是最喜悦的时刻,因为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家里的粮仓又能装满,一年的口粮都有了,村民们哪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