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年集摊位穿成庶子后(117)
“本官真是想不到,尔等如此狗胆包天,搜刮民财,残害百姓!好!好一个知府!好一个青天大老爷!官都做到狗肚子里了!”
接下来就是王霖大人的一言堂,将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其实一开始王霖接到燕文帝的话来这边查账就是为了看看这里的环境和粮食。
户部不光查账也管粮食的。
别人不知道,他自然是知道这些年京都弄出来的高产种子都是谁的手笔,来这边有燕文帝的授意也有他内心想见一见这位恩科探花,天子侍讲的意思。
在得到命令之后,他看了看余槐递上去的折子。
上面写的都是什么,欠税粮三十万石,税银五万两!
一个下等县,京都要求一年征收五到七万石粮食就顶了天,地方可能要求八到九万石。
一路上这些人伸手拿一点,到了京都就剩五到八万石,所以这里有很大余地。
但是看看南岭府知府干了什么?
一年十万石粮食!一个府要七十多万石粮食是因为这里的上等县支付的税粮多,不代表东海县一个下等县能拿出来这么多。
他们户部敢伸手的多,但是像袁潘这般傻大胆的人少之又少。
这都做得什么混账屁事!
来之前他还了解过东海县情况,地势险峻不说,还挨着大海,有海贼光顾,虽然做生意的商人经常从这儿走,但是架不住这边确实难治理,所以经常发生杀人越货之事。
如此这般,陛下才会派了一万人的营队过来。
一是为了清理匪徒,二是为了保护这位天子侍讲,三则是盯着江南,有何异动随时处置。
陛下是要对那位下手了。
一路走来,户部侍郎细细思量揣摩上面的意思,等到来了东海县,一路看过内部情况之后。
王霖深觉时柯是他们户部的人才啊!
外放补官,可治理一方之地,驻守京都也能找到高产种子,这合该是他们户部的人!
如无意外,时柯必然是在这边连任六年,之后再去六部轮值。
当然,这就是之后的事情,等他处置完这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知府再论交情!
要钱不要命的东西,今天就成全你!
时柯趁着知府挨骂,递了两个眼神,赵毅一身飞鱼服摸了摸腰间绣春刀刀鞘,微微点头,示意有他在,不怕。
余槐则是笑眯眯点了点拂尘,又悄声指了指前面的户部侍郎,表明这人是陛下派来的救兵,不必多心。
其实一大早开城门时候,余槐和赵毅就接到人了,后来两人送他出门时,王霖已经在城内逛了一圈回来坐在隔壁等他们人齐了谈话。
等王霖骂够了,时柯连忙请人上座。
这会儿袁潘和在场之人都回过神,当场跪拜钦差,“下官见过钦差大人。”
时柯犹豫着要不要跪下,毕竟这是他上司哎,跟着过来的赵毅一把将人扯到他和余槐中间护着。
这事儿还没完,等着看吧。
果然,这些人跪下之后也没喊起,户部侍郎又开始新一轮数罪名。
听了半路,时柯觉得这位户部侍郎应当是御史台出身才对。
听听这不重复的用词,听听这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就算是骂人也很是享受。
就是被骂的人,可能不是很好受。
最后一拍桌子,吓得底下人瑟瑟发抖,时柯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赵毅不动声色拍了拍他后背,把惊到的兔子毛捋顺。
“来人!请圣旨!”王霖高声喊道。
时柯还没让人去喊临时管家,就看到门外小厮和赵毅带来的管家腿脚麻溜进来摆香案迎圣旨。
这回在场之人,除了宣旨的余槐谁都得跪地听旨了。
怪不得他们两人一身官服,原来早就料到今天。
时柯跪在赵毅身边时走神想着。
“陛下有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作者有话说:
我算错了,原以为昨天周五,今天周六,所以昨天算的是欠一更,实际上昨天周六该欠两更QAQ
加上今天两更,一共欠了12更……
揪十二根鸽毛放在这里,等我日后赎回来TAT
第93章 未来发展方向
余槐一身正式宦官服, 宣读圣旨时声调抑扬顿挫,情感充沛。
圣旨重点如下:
知府抄家,本人按罪处理。
免除东海县再三年的赋税, 一应事务交由时柯处理。
成立东海卫所,建立东海水师,归赵毅辖管。
往年赋税,交还东海县。
时柯眼前一亮, 燕文帝好人啊。
圣旨一下,知府当场被撤职拿下,户部侍郎王霖一刻不停, 带人去查抄知府老宅, 顺路带走一应县令。
余槐也跟着去了, 他负责追回赋税。
人走了,时柯被赵毅拽起来,“行了, 上茶。”
见时柯还有点晕乎,拍了拍他肩膀,“早该被处置了。”
时柯捧着茶杯好奇,“你们听了全程?”
何止听了这一件事的全程, 这一路都有人盯着他们, 知府如何嚣张逼迫,这事儿王霖听得一清二楚。
更何况王霖一路过来,也收拾不少人,尤其是江南道, 听说人还没收拾完, 走的时候还要再处理贪官污吏。
大燕从天灾人祸中还没缓过来, 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内忧外患的时候。
这会儿要先稳住内部,处理一波贪官污吏。
所以王霖来得恰到时候。
“这样也不错。”时柯喝口茶,想了想这事儿应该不需要太久,“库房那边得收拾过来,让看护仓库的税务官收拾一下,等着我们的赋税追回来。”
“去吩咐吧。”赵毅看着时柯哼着小调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出门,转头阴着脸喊人,“来人!”
*
这事儿果然没几天就有了回复,余槐带着东海县多交的赋税回来,一共三十七万石粮食,二十五万税银,还有十五万石的洁白海盐。
海盐是别人预定的存货,还没送出去,幸好他跟过去追了回来。
“虽然少了,但是暂时不担心盐的问题,甚至还能开个铺子。”余槐道,“那知府几日前把赋税和东西送上去,独独剩了这些。布政使那边没陛下口谕,也不好动。”
但是吧,余槐露出一个笑,神神秘秘地说:“那布政使三年俸禄没了,还得了一个‘平’。”
这意思是布政使丢了面子还丢了权。
倒不是不想给下等,而是这事儿还有后续,暂时不能动他,后面走着瞧,给他准备的刽子手已经蓄势待发。
这事儿时柯就不知道了,他正看着海盐思考这些东西怎么处理。
东海县这边的晒盐场还在准备中,但是时柯估计不太好,这边虽然一年四季温度够高,但是台风频发,这气候,有点不好说啊。
不过他已经把东西递上去了,想来距离有平价盐出品的时候不远了。
“多写余监军费心。”时柯向他道谢,这些东西可是帮了大忙。
接近四十万石的粮食足够他们吃一年多,而且他们六年不用交税,也就是说用这些税银可以买百姓手中的税粮。
再加上找到的高产良种,明年在东海县推广出来,收成肯定能更进一步。
眼下还有个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扫盲班可以投入使用了!
这边的书院严格来说是时柯上得第一节课,庄子上的那个书院没赶上,这里的书院他总算能上去讲话并开始上第一节课。
因为老师并不是很多,所以他写信给京都的好友们,有乐意过来的人吗?
他这里急需人才,童生秀才都不挑的。
此外就是,麻烦各位寄来一套教材,他真的懒得再写一遍。
在接受赋税之后,时柯把告示贴在外面,盖房子的钱就从这里面扣了,毕竟是百姓交税。
这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最让人惊喜地是盐,百姓们发现告示里面还写了盐地剩余。
但是这里面还写了一个支出,一半的赋税送给了营队,上面的理由是充当营队的粮草辎重。
户部侍郎押送人上路时,还给余槐一盒子银票,这是燕文帝今年的茶馆分红、羊毛和煤矿等各类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