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说> 古代耽美>

古代农家日常(125)

作者:萝卜精 时间:2020-05-23 08:49 标签:种田文  生子  重生  乡村爱情  

  “嗨,您要是不给我那张劵,我还省不了那么多钱。不算这梨还能省一些呢,你拿着吧。”吴婶子笑眯眯的说着。
  媳妇旁边看见这俩梨,原本脸上的不快迅速的被笑容所替代,目测这俩例梨三文钱可买不来。
  婆婆道:“那还那么多人呢。”
  吴婶子笑道:“可不,比第一天人还多呢。原本只是咱们这一片的人过来买。现在好多远地方来的,起大早也跟着凑热闹。这邵记都忙不过来,没辙只好一次放出去二十个人。卖完再放一波人。要我说,你没事儿进去逛逛呗,东西都可便宜了。昨儿我买的酱香饼回来都说好吃。今儿又买了三斤,都是现烙的。你也买点,咱该省省该花花。”
  婆婆道:“我可不去,我听说一进去就是不想买的都忍不住。我这家底薄……”
  旁边的媳妇却是一脸向往之色:“里头真的那么好?”
  “真的,哎呦,昨儿小霞家买的干木耳,一泡发了十倍多。一点就够炒一盘的。我今儿第一就是抢了两包,后面来的就买不到了。听说这都是乡下人弄来自家吃的,比咱们会弄。”说起这邵记果蔬大排档话就跟停不下来似得。
  ……
  邵坤家这边忙的很,今天已经比昨儿加大量了,但是还是到了中午就打烊了。还有买不到的自埋怨他,说他干这么大个买卖却抠抠搜搜的一次上一点东西。还有人问发不发优惠券了。
  邵坤也是无奈,今天上的已经是三天的货了。这县里的人也太能买东西了!上多少卖多少。
  终于关店了,可以喘口气喝点水。
  就在这时候聚福斋的掌柜的找了上来,道:“昨儿我听伙计说,黄瓜西红柿啥的都给减量了,邵老弟,我那不够卖啊!”如今聚福斋成了县里第一饭馆,基本每天都能坐满人。几乎可以傲视同行了,菜和鱼是他们这的主打招牌,虽然邵坤减了点量不至于不够用,但他怕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越来越少,特意上来问问。
  邵坤道:“这不果蔬大排档这边先冲冲量么。”
  聚福斋掌柜的也听说过这边火。此刻有点着急:“要不你去别人那进点货吧,别断了我的。”
  邵坤还真是供不上,收菜这事儿势在必行。答应了聚福斋的老板。
  聚福斋的掌柜的这才乐呵了起来,直竖大拇指说他够意思。还说等他闲下来请他来聚福斋喝酒。
  邵坤打发了他之后,师父姜安民又来了,自从那日之后邵坤才知道他还是个大官。
  姜安民笑道:“你那个宣传单我也拿到了一份。有意思,还是年轻人脑子够用啊。”怪不得他要学画画呢,国画自古都是高雅的艺术,从未想过还能用在这种地方,效果还出奇的好,连他看了都忍不住来这边逛逛!
  老仆都夸奖了姜安民,说他慧眼识英雄,招的徒弟随便一弄就能搅动起县里的风云。如今姜安民对邵坤充满了好奇,不知道他接下来还有啥打算。
  邵坤道:“我想下去收菜。”
  姜安民一听顿时赞扬道:“不错,这样老百姓种的菜也不愁卖不出去了。这个好,你什么时候去,我下午正好没事儿。”他如今在这远离京城的小地方找到了沃土,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似得。
  邵坤道:“那就一块去吧。”邵坤叫二航跟三平三兴回去准备车。他这次要货量可不小。
  姜安民对邵坤越发的赞赏,看他不卑不亢的,知道了他的身份也不像别人那样趋炎附势,嘴角裂开一个满意的笑容。


第122章 红薯
  邵坤把收菜这个消息传到了附近的村子。还没走到那个村呢就看见有村民迎了上来:“是来收菜的吗?”
  “是。”
  得到了确定的回答,这些村民越发的高兴了,甚至还热情的帮着他们推车,生怕半路被人截胡。
  这些附近的村子不像邵坤这样有渠道。他们卖菜难,只能挑点菜去县城卖。坐牛车就要两三文,可要是走这去这么大的太阳,东西没等运到呢,菜就打蔫了。
  听说邵坤上来收菜,一个个乐的就跟天上下铜钱雨了似得。
  翘首盼望,生怕他们不来。
  邵坤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这土道上,鞋和裤脚早就沾上了泥土,这还是没下雨的道呢,要是下雨更不行。
  三兴年纪小,道:“走惯了新修的路,再猛一走土路还真不习惯。”他们的推车要是在平地上贼省劲儿,但在这里问着,轮子一不小心就容易卷上泥巴,还没装车呢推着就有点费力了。
  姜安民道:“是啊,修路这事儿要是县里能出钱就好了。”先修路才能有来钱的道,看这几个老乡穿的衣服不知道多少年,看着布料都快朽了,修路要是县里不出钱,靠他们自己怕是八辈子也修不上路了。
  这边的村民道:“咱不敢指望县里呀。”
  姜安民是微服私访,就喜欢跟老百姓唠嗑,这样能了解大家最真实的想法。
  这村民道:“县里要管那么多人,一共就那么点钱,那舍得拿出来修路啊。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村里的菜卖出去。”农家赋税重,地里收成一下来又要缴税了。再留下两袋子粮食年吃年用就没了,要是菜能卖掉就等于平白增加了一个进项。
  邵坤道:“你们安南村的粉条和红薯好像不错。”他们的地就适合种红薯又甜又面跟栗子差不多。附近要是有家里是安南村的人,都会带一些回来。小孩最喜欢。
  “有啊,我家就有,好几千斤呢。”村民激动了,恨不能直接给他们带到自家去。
  “我家也有。”
  “嗨,谁家没有呢。”
  邵坤道:“回头我去看看,要好的话就都收了。”
  “都收了……”
  “啊?真的。”
  这边的老乡都被邵坤的大手笔给吓结巴了,瞬间还有点激动。红薯这东西是好玩意。但是运输极为麻烦,也就附近有些名气。
  在外地根本没听说过安南村的红薯。
  这东西抗放,家家户户都囤了不少,从小吃到大放个屁都是红薯味的,真是够够的了。要是能换成钱,那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很快到了地方,这些热情的村民连忙招呼起自家的老婆孩儿道:“快把家里又大又好的红薯和红薯粉拿出来给邵坤看看。”邵坤现在可是十里八村的名人。
  在老百姓眼中最出息的一个,村子以前也走出去过读书人,都盼着他们出去了能提拔下老乡,可是这些人出去之后就再也不回来了。
  还是邵坤好,一点不忘本。有他在大牛村都富裕了好几倍。这次又弄了个邵记的果蔬大排档,还从乡下收菜,让大伙儿也能跟着赚钱。
  越看邵坤这个后生越觉得不凡,邵坤本来就英俊,身上的气质也十分出众,老百姓不会形容那感觉,一看就是能人。
  邵坤一家一家的看。让他们把最好的红薯挑出来。不能有伤有磕碰,奇形怪状的都挑了出来。然后就泡称,五文钱十斤收,价格十分合理。
  一千斤就是五百文,要是再有点好粉条,加起来就有七八百文的收入。
  邵坤家不来虚的,直接就给钱。
  这下整个村都轰动了。
  比过年还热闹。
  “你们一直要红薯么?”他们问着。
  邵坤道:“这次先收足了,然后贴上安南村的红薯,大伙儿买的人会来评价,大伙儿爱吃我们就继续收。要是不爱吃就这一次。”邵坤是乡下出身,最了解乡下这些人,大部分人都很淳朴,但也有人喜欢滥竽充数。他既然做了这个生意就要长长久久的做下去,自然是要立一个标准的。
  要是不合规矩,那就换一个村合作。
  这周围的村子现在除了大牛村,还都属于刚能吃饱饭的水平,邵坤不介意带他们一起致富,但是不能糊弄他。
  村长是个脾气火爆的中年人,先是笑脸对邵坤道:“您放心,我在这呢,谁要是拿不好的红薯卖,我第一个不能饶他。”说完对身后的人吼了一嗓子:“你们都听见了没有?”


上一篇:阶下臣

下一篇:所有人都想捧我上皇位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这个侄子是哪家的?他大哥娶大嫂时候他都十四岁了,大哥家的侄子总不能和他差不多大吧,再就可能是堂侄了,但是堂侄的话他娘也管不到人家的嫁娶啊
    游客 的原帖:
    如果他嫂子嫁进来的时候他14他侄子19了,就算15的时候侄子出生他今年就34了,作者写的时候细节没处理好
    游客 的原帖:
    应该是堂侄子,他哥嫂的孩子不是才8岁,攻14嫂子进门,15侄子出生的话,攻也才23岁,而且攻小时候抱过受,和受一起长大,受19攻大他4岁正常
    游客 的原帖:
    还是我,邵坤21成的亲,大受2岁 游客2022-12-03回复
  • 这个侄子是哪家的?他大哥娶大嫂时候他都十四岁了,大哥家的侄子总不能和他差不多大吧,再就可能是堂侄了,但是堂侄的话他娘也管不到人家的嫁娶啊
    游客 的原帖:
    如果他嫂子嫁进来的时候他14他侄子19了,就算15的时候侄子出生他今年就34了,作者写的时候细节没处理好
    游客 的原帖:
    应该是堂侄子,他哥嫂的孩子不是才8岁,攻14嫂子进门,15侄子出生的话,攻也才23岁,而且攻小时候抱过受,和受一起长大,受19攻大他4岁正常
    游客 的原帖:
    而且后面,邵杰的娘也出场了,就邵杰去唐泽面前念诗那次,用的邵杰娘称呼 游客2022-12-03回复
  • 这个侄子是哪家的?他大哥娶大嫂时候他都十四岁了,大哥家的侄子总不能和他差不多大吧,再就可能是堂侄了,但是堂侄的话他娘也管不到人家的嫁娶啊
    游客 的原帖:
    如果他嫂子嫁进来的时候他14他侄子19了,就算15的时候侄子出生他今年就34了,作者写的时候细节没处理好
    游客 的原帖:
    应该是堂侄子,他哥嫂的孩子不是才8岁,攻14嫂子进门,15侄子出生的话,攻也才23岁,而且攻小时候抱过受,和受一起长大,受19攻大他4岁正常 游客2022-12-03回复
  • 呃,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些地方也不知道是我没看到后面不明白还是作者的设定有问题……前世攻回到县令家那受呢?他不是喜欢受吗?他又不是提前知道自己会被砍头……所以他自己一个人享受了?还是真的混不理分了?(那受还守寡)。小时候娘亲对他不好,结果长大了因为是养母就原谅了?那这是养母对他不好因为她知道了不是亲生的(狸猫换太子)还是因为她以
    游客 的原帖:
    以为为是亲生的却对攻一般,攻知道了她只是养母便放低要求了?还有攻当初应该没给聘礼吧,后面给了一只半大猪(一千文差不多一两吧),但是后面转头娘家又给了他们二两……娘家没金手指又不富裕,以前还经常贴补,现在又倒贴钱,对比攻家分家就给攻两只鸡……我知道人相处不能只计较钱,但是这种真的是……难道不是更善良的好处多些吗?因为这是一个土著攻?
    游客 的原帖:
    毕竟攻是土著,思想里的孝顺抹不去的,只能说知道不是亲娘以后心里的恨少了看老太太也不容易孝敬孝敬也正常花不了多少钱。受家境应该不错,家里男人多,又没生大病的人。一家子努力种田够吃,所有儿子出去挣钱,也能存下不少,受又是家里唯一一个哥儿,爹娘帮衬很正常 游客2022-12-03回复
  • 这个侄子是哪家的?他大哥娶大嫂时候他都十四岁了,大哥家的侄子总不能和他差不多大吧,再就可能是堂侄了,但是堂侄的话他娘也管不到人家的嫁娶啊
    游客 的原帖:
    如果他嫂子嫁进来的时候他14他侄子19了,就算15的时候侄子出生他今年就34了,作者写的时候细节没处理好 游客2022-03-14回复
  • 就算是无脑种田文,这文笔也……不是特别差也不是特别白,但我经常读都读不通还要自己加减字儿,心累,撤了。 游客2022-01-14回复
  • 看完了  比如兄姐弟六个   只看见大哥二哥    比如这个侄子  也没讲    明白   没准一个姓关系 游客2021-10-13回复
  • 这个侄子是哪家的?他大哥娶大嫂时候他都十四岁了,大哥家的侄子总不能和他差不多大吧,再就可能是堂侄了,但是堂侄的话他娘也管不到人家的嫁娶啊 游客2021-10-13回复
  • 写的好现代化呀,这98章还关灯,更别说别的了。这最重要的是这古代的生意有这么好做的吗?又不收税又是要啥有啥,做啥啥都成,这现代研究新品怕是都没他快,这食物做好了也不看看有没有毒就吃,而且做啥啥好吃,金手指也恁大了吧! 游客2021-08-31回复
总: 6 页/59 条评论 1 2 3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