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夫孩子热炕头(15)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18-10-27 11:48 标签:种田文 穿越


    付二柱家的付家强,一开始就没拿过“上、中”的评语,一直都拿的是“平”,还有两次差点拿了“劣”,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拿了三次“劣”的人,是会被记大过的,拿了超过十次,是会被劝退的,屡教不改,超过十次,学堂干脆不要这个学生了!

    付家在十八里铺算是有钱人,敢跟村长家比肩,但是在外头也不算是什么,尤其是他们家的女人,牙尖嘴利,谁都不待见。

    “孩子也快到上学堂的年龄了吧?”付二柱没话找话。

    “还差好几年呢!”于良吉猜他根本不知道宝宝的实际年龄。

    于宝宝因为营养有点不良,现在的个头小很多,看起来也就三四岁的样子,一点不像五六岁的大孩子。

    “是吗?呵呵……!”付二柱最后还是没把想说的话说出口,因为又有人敲门了。

    于良吉出去开门,竟然是他们家后院的邻居,杨家大哥!

    作者闲话:

044 杨家大哥

    044杨家大哥

    “杨大哥!”于良吉见到来人,立刻就热情上了。

    杨大哥就是乔大娘的大儿子,给他送来的是五斤大米,还有一包杏干,这是他们家杏树结果的时候,杨大嫂晒制的,给小侄子磨牙用。

    “你嫂子这两天不太舒服,孩子也老是闹,没过来看你,你别介意!”杨大哥老实憨厚的笑了笑。

    他们小两口过日子,虽然没有老人在身边的,但是跟自己娘还是一个村子,一些事情,乔大娘能帮一把手就帮一把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犯愁啊!

    媳妇娘家也理解他们,更是没少补贴,小日子过得不错。

    “孩子没事吧?”

    “就是换季了,他自己不老实,怕热,冷了还怕凉,我跟他娘都不敢睡熟,生怕他蹬被子。”提起儿子,杨大哥这么老实的人,都有变成话唠的趋势。

    一进门看到付二柱也在,杨家大哥立刻转换了模式,变得有点精明的看着付二柱打声招呼:“付二哥也在啊!”

    “哎,杨达啊,你来啦!”付二柱看到杨达来了,知道今天这事是说不了了,干脆的告辞走了。

    送走了他,杨达特别叮嘱于良吉:“他这人,一向是唯利是图,你可当心点!”

    “我这里,他能图什么?”于良吉看小孩跟杨达亲近,也不抱过来,只是直接拿了杨达给的杏干,撕了一点点给小孩吃,剩下的自己吃了。

    酸酸的,还有点甜,味道不错,就是比起甘草杏还差了点。

    转身给杨大哥倒了杯水,付二柱来的时候,他都没倒水,别人来他都倒水了。

    “他恐怕图的大了!”杨达抱着孩子颠了颠。

    “我好歹是个举人。”这年头,功名在身,不论是文是武,都是很有身份的人,跟普通的老百姓不一样。

    石宏大挑了水回来,水缸满了就没继续,而是出去看了一眼,发现了鸡,还有不少东西,沉默了一下,干脆的去修理鸡架了。

    “就是因为你是举人,我知道他想干什么了!”杨达突然茅塞顿开。

    “干什么?”于良吉还很好奇,对方能有事情求到他头上?

    “你不是有五十亩地的免赋税吗?恐怕是打的这个念头!”杨达一脸正经:“想必很多人都打的这个主意!”

    于家的地,早就在他中秀才的时候就免了赋税,多余的名额也给了张家,也就是于宝宝的外祖家。

    如今这一中举,突然多出五十亩的名额。

    按照这里的规矩,秀才的功名他还有,也就是说,这五十亩是纯粹的多出来的免税名额!

    虽然赋税不多,但是能省则省啊!

    “要给谁是我说了算,不是谁来我就给谁。”于良吉对付二柱家已经无语了,真是越有钱越抠门。

    “你心里有个准备就行,他们家那个泼妇,可不好惹!”杨达叮嘱他,付二柱家的太有名,整个十八里铺谁不知道啊!

    聊了一会儿就走了,快入冬了,很多人都结伴去弄点硬木头,准备在冬天的时候烧。

    作者闲话:

045 乡亲送礼

    045乡亲送礼

    接下来的时间,陆陆续续的有人来过,都是给于良吉送东西的,美其名曰:贺礼。

    其实就是那么个意思,而且也的确有两家想打听一下,关于那五十亩地的分配问题,被于良吉打哈哈混了过去。

    他还没想好这五十亩地怎么办,是全都留着,还是给别人,因为给了别人,赋税的一半,别人就给他了。

    有点像是租赁名额,只不过朝廷的钱,他收了而已,还是收的一半,说实话,还真没多少。

    当然,这是在他眼里,在别人眼里,一百斤的粮食还是很有分量的,能省点是点。

    一直到傍晚要做晚饭了,客人们可是都来过了,于良吉将最后的客人都送出门,回头关上门,正好跟石宏大来了个对眼。

    俩人不约而同的笑了!

    “鸡架修好了吗?”于良吉客气的问,心中庆幸不已,幸好有这么个能干的人。

    “修好了,里头现在有十四只小母鸡,一只大公鸡,九只大白鹅,其中八只母鹅,一只公鹅。”石宏大如数家珍一样报数。

    这些鸡和鹅,都是乡亲们送的,一家一两只的给,结果就成了一群,不多不少,公母都有,挺好。

    “家里守孝,你也吃不到荤腥。”于良吉看着修缮一新的鸡架,特别感慨,就是他想宰一只打打牙祭,条件也不允许。

    “下蛋吃也挺好。”他昨天在县城里就吃过了,啃得肉肘子呢。

    晚上为了庆祝一下,于良吉用现有的东西,做了一桌好饭菜,甚至用羊奶蒸了羊奶小馒头给小侄子吃。

    那东西不稀释的话,太腥膻了,小侄子肯定不爱喝,他也不想让孩子勉强喝进去,再给留下啥心理阴影。

    记得以前他有个同学,一家子包括亲戚的身高,都没超过一米六,后来他的妈妈听说喝牛奶能增高,就天天给他喝牛奶,从小学一直喝到他上大学离开家,喝得他见了奶类的就想吐!

    把干豆腐切碎了用菜油炸了一下,拌了切好的白菜,葱花和一些调味料,包了一顿细白面的饺子。

    土豆烧豆角干,酱炖茄子干,大葱炒鸡蛋,还有一个油炸花生米。

    石宏大买回来的东西里,有两样海货,一样是紫菜干,一样是海带干。

    于良吉就打了一个紫菜汤,里头还掺了点儿葱丝,没有香菜只好洗了点香菜根咸菜,剁碎了丢进去,没放盐,正好调味了。

    四菜一汤,两样主食,是于良吉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饺子有于宝宝手掌大,包了三十个,羊奶小馒头蒸了一锅。

    于良吉先将饭菜都分出一小份,拿到了原主以前的那半间屋子里,放到了一排灵位前。

    本来他是想让石宏大住这半间的,后来发现不太合适,因为这里供着于家的牌位呢!

    他要是住的话,渗人啊!

    要不住的话,让他带着孩子住?

    他心虚,孩子的眼睛还干净,更渗人!

    所以他第二天开始,就一直没提这个话头。

    石宏大好像也忘了一样,就那么跟他和孩子再大炕上睡了好几天,看样子已经习惯了。

    作者闲话:

046 算是同庆

    046算是同庆

    供板上应该是四个灵位,但是上头摆了五个,其中一个是没有刻字的,那是原来人们帮于良吉准备的,用来冲喜。

    其实就是怕于良吉挺不过去,提前预备下的东西,包括一副薄棺材板儿。

    于良吉将菜一样一样的摆上,心里默默的念叨:你们瞑目吧,虽然我是个外来的,但是我会好好对待孩子,原主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就是暂时不能立牌位,等我下葬的那天,肯定带着他留下的东西,也算是跟他一起合葬了。

    鬼神之事,以前他不信,现在他信了。

    穿越附身,以前他不信,现在也信了。

    于良吉很虔诚,甚至给牌位挨个倒了一小杯酒,是这里的人自己酿的土酒,老白干,度数高的很。

    平时不舍得喝,只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款待亲朋好友。

    一个排位前摆了一个碟子,碟子里一个饺子,一双筷子,还有四碟菜,一碗汤,算是同庆。

    上了三柱清香,沉默的看了一会,就转身离开了。

    香烟缭绕之中,那筷子好像动了动,菜也动了动,汤碗起了一点涟漪,酒杯里白酒的香气淡了一下……。

    石宏大正在抱着于宝宝哄着他,饭菜都在桌子上,也没动筷子。

    “都吃,都吃,我今天高兴,中了举人呢!”于良吉抱过于宝宝,给孩子一个羊奶馒头:“宝宝尝尝,叔叔做的好不好吃。”

    于宝宝咬了一口,奶香味还带着一丝甜:“好吃!”

    于良吉赶紧拍了拍他:“慢点吃,别噎到,喝点汤!”

    那边石宏大立刻给盛了一小碗汤递给他,于良吉顺手接过来放到了孩子面前,看着他拿着小勺子慢慢的喝了两口才放心。

    “吃饭吧,吃饭吧!”于良吉客气的给石宏大用他自己没用过的筷子加了一个饺子:“没办法,守孝吃不得荤腥,只能吃素馅的,别介意。”

    “挺好吃的。”石宏大一口一个,嚼了嚼,觉得味道不错,吃了几口菜,更是竖起大拇指:“比饭馆里的都强上三分!”

    于良吉大乐。

    其实他做菜,并没什么秘诀,也许还不如人家经常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他只是很舍得放油放调料而已,只要调料放的全,白菜也比肉好吃!

    “那就多吃点,今天乔大娘还送来了新的被褥和衣服,明天都换上,一会儿烧水洗澡!”要穿新衣服了,必须要洗个澡:“张家二婶子给送来了三双鞋子,明天也都换上。”

    “鞋子?”怎么不是乔大娘?

    “是张家二婶子给做的,有你的一双。”于良吉想到石宏大还不知道这事,赶紧跟他说一声。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头一次看种田文,一次买那么多下人,汗 游客2025-02-27回复
  • 古代说的是“对不住”和“多谢”吧?这一连串的“对不起”和“谢谢”看得眼睛挺难受的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 的原帖:
    而且石宏大的后娘拿了他50两的安家费就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结果于秀才他哥居然凭一己之力给他攒了300两?能攒300两的人家户(一大一少一幼就三个人)居然还过得苦兮兮的?怎么你们于家的物价是在另一个时空吗?我只能说震惊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2023-12-07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 的原帖:
    豆浆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还有一点软化血管的作用。
    牛奶适合补钙,也有蛋白质,但含胆固醇。最好每天两种都喝。早豆浆,晚牛奶。牛奶助眠 游客2023-07-30回复
  • 这页数,不适合我
    游客 的原帖:
    看不下去太长了 游客2022-05-13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2021-12-03回复
  • 确实啰嗦,感觉跟车轱辘似的,一年年的,
    游客 的原帖:
    哈哈哈哈好好笑这个比喻
    游客 的原帖:
    种田文一般都是这样的,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再加上些家长里短,或者搞个农产品创业。所以种田文要写的好看不容易。也看过那些写的跌宕起伏剧情起飞的,但是基本跟种田没什么关系了。 游客2021-10-13回复
总: 4 页/37 条评论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