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夫夫孩子热炕头(6)

作者:初吻江湖 时间:2018-10-27 11:48 标签:种田文 穿越


    作者闲话:

015 置办家什

    015置办家什

    来的是乔大娘,端着两个大碗,和昨天差不多的食物,不同的是,有一个白水煮鸡蛋。

    这是给小家伙吃的东西。

    “快来,这一大早上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乔大娘胖墩墩的身体很有劲,端着两个大碗依然健步如飞。

    “又麻烦您老了。”其实于良吉自己可以做饭,但是原主不会啊!

    他也不能一夜之间就多了个生活技能,现在只能让乔大娘和张家二审给他们叔侄俩投喂了。

    “又跟我客气了不是?”乔大娘进屋坐在炕上,搓了搓手指头,让自己身上暖一些。

    于良吉去搬了炕桌放在炕上,又放上两只大碗。

    小侄子已经凑了过来,他饿了。

    于良吉看乔大娘抱着小侄子给喂饭,剥鸡蛋吃,想了想,还是跟乔大娘说了:“乔大娘,我不能白吃您家的鸡蛋,这样吧,我买下您家的鸡蛋,您看行不?”

    “这怎么能……?”乔大娘下意识的就拒绝,吃两个鸡蛋咋了?难不成还要收钱?

    “大娘,你听我说完,您家二哥不也是付钱拿鸡蛋的吗?我要是不买的话,这鸡蛋我可真吃不下去了。”于良吉很有耐心的解释了一下。

    乔大娘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想到于良吉的话,细思量,还挺有道理!

    于良吉下地拿了十个大钱出来,这已经相当于一百块钱了。

    一百块钱能买到起码五十个鸡蛋!

    他们这才吃了半个月的鸡蛋,最多三十个,给的有点多了。

    “这太多了!”乔大娘不接钱。

    “不多,还有剩下的,您就给我点鸡蛋就行,现在这个时节了,能有鸡蛋吃都不错了。”于良吉将钱用个小布块包好,放到了乔大娘家的碗里。

    碗里的咸菜他已经吃完了。

    干巴巴的咸菜碗,不用刷洗,就已经很干净了。

    “还有,请大娘帮我和孩子做两身棉衣,和两床厚实点的被褥。”说着又拿了一两碎银子出来。

    “这么多?用不了的!”就算是一匹棉布,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棉布我打算买细棉布,您也看到了,孩子还小,小肉皮儿嫩着呢,别给磨坏了,我哥就这一个娃子,我今后就当他是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将来长大了,上学,说亲,成家立业,我都包了!”于良吉将银子放进布包里:“请乔大娘给做东西,也要给您点灯火钱不是?”

    他没说工钱,那样说,显得生分了,还是说灯火钱的好,虽然灯油没多少钱,但是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唉,算了,我不和你争了,这冬天也冷,我给你多续点棉花,孩子还小,你又是个男子,这钱足够,我给你俩再做两个枕头来。”乔大娘见于良吉这都算计好了,也不推辞,不过做的时候,很是尽心,大棉被,那真是一个“大”棉被,还是双人加厚的那种。

    “嗯!”于良吉笑了,这头一件事,自然是要吃饱穿暖,吃饱是没问题了,家里有粮食有咸菜,穿暖就有必要了,还要睡暖才行。

    作者闲话:

016 十个大钱

    016十个大钱

    送走了乔大娘,不一会儿,孙大爷就来了,同样的,于良吉给了孙大爷十个大钱。

    “你这是干啥?”孙大爷不想要,论起来,原主的母亲,和孙大爷家的孙大娘,还是磕过头的干姐们儿呢。

    “大爷,这些您必须要收着,我拜托您每天从这里走的时候,给捎来一壶热豆浆,给宝宝喝,孩子还小,我也没别的办法可想,就只能补一点是一点。”于良吉说的可怜,让孙大爷都心软了。

    “行,你放心,每天我都过来!”孙大爷家人口多,也不容易,就不推辞了,收了钱,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去卖豆腐的时候,路过杂货铺子,买点白糖回来,每天都往壶里放点白糖,用热豆浆一冲,甜丝丝的,给于秀才送来。

    上午的时候,于良吉就跟小侄子读读书,看看风景,其实也没什么风景可看的,这村子小,人也少,再加上都深秋了,树叶也都落了,还有什么风景可看?

    中午乔大娘来了,这回拎来的饭菜多了一样大葱炒鸡蛋,里头当然是大葱多,鸡蛋少,不过菜油放了很多,在这里来说,是难得的奢侈菜品了。

    “明天我跟小五去一趟县城,一来是给你乔二哥送点鸡蛋,二来去买点棉布和棉花,我好给你俩做被子和衣服。”家里人多,秋收就快,现在正好闲闲无事,她就和小儿子去一趟县城,买些过冬的东西,就要开始猫冬了。

    “好。”这事宜早不宜迟,这个时代,虽然有了水泥,可他们这个地方的确是偏僻了些,没人来,水泥道也只是修了一个大约两米宽的路到这边,其他的就没有了。

    “明天让张二家的来给你俩做两顿饭!”乔大娘是包办了早饭和午饭,晚饭是张二婶子来。

    为什么不全包呢?

    因为乔大娘和张二婶子家都有家务要忙,再一个,就是想给他们俩改改口味儿,前些日子,一个昏迷不醒,一个太小,这些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我晚上就跟张二婶子说一声。”于良吉记在心里,虽然他更想自己做饭。

    吃完饭,下午扶着小侄子走了两步路,孩子以前营养不太好,这走路也晚了很多,小胳膊和腿儿都没多少力气,这让于良吉更心疼了,想当初,自家那一对龙凤胎,那叫一个闹腾啊!

    傍晚之前,张家二婶子又来了,带着小女儿张艳静。

    于良吉趁机和她说了乔大娘明天去县城的事情,虽然县城离此地不远,但是一来一回,也需要两天的时间,不是说一天回不来,而是乔大娘去总不能不买东西办点事什么的,到时候时间就不够了。

    更何况,乔二哥家还在县城呢,若是老娘弟弟去了,住都不留住一晚,就给打发回来了,村子里的人肯定会说他们不孝的。

    “还有,就是我给您十个大钱,您过些日子,请张大哥帮忙弄点木柴回来,晚上压灶坑,这晚上越来越冷了。”于良吉更有深远的打算,往年的木柴都是原主的大哥在张罗,今年,大哥没有了,就只能自己张罗了。

    作者闲话:

017 准备过冬

    017准备过冬

    他的办法很简单,给点钱,请张艳辉帮忙,张家因为有一个老人在,日子过的也有点紧巴巴,虽然有张家大哥贴补,可也不能老是靠着大哥不是?张家二婶子还是很好脸子的,不想让人说他们家养活老人就是为了抠大哥家的那点钱过日子。

    “这些也太多了吧?”张家二婶子想着十个大钱,可能买到多少木柴。

    他们这里虽然有山,但是山上因为山高林密,还有各种野兽出没,很少有人敢进去打柴,除非是这个时候,几个大小伙子一起进山,有干枯的树木,就伐下来,再打点树枝子什么的,留着过冬用。

    平时都是搂一点干草和一些干的蒿杆子做烧柴,还有就是自家地里的苞米杆子,以及苞米棒子里的苞米瓤子,这才是重要的烧柴来源。

    木柴什么的,只有去那边的山里能打到。

    这里的朝廷,因为有穿越前辈在,对水土非常保护,打柴可以,但是只能砍树枝,不能伐树,尽最大的可能,保持住一方水土不流失。

    尤其是东北这边,大山里野兽多,自从有了苞米之后,打木柴的人就少了,大多数人都是烧的苞米杆子,而能和木柴媲美的,也就苞米瓤子。

    再有就是葵花杆子,那东西烧起来也很热乎。

    “不多,这点只是定钱,不用都是木头柈子,树枝子也可以,您知道,我这种情况,也不方便出门,就算是能,也干不动。”他这具身体,真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力气不大,人又是刚刚病愈,穿在身上的秋衣都显得有点空荡。

    别说去砍树枝子劈木头柈子了,就是走去山上都难。

    “那行,我明天就让艳辉去山上撒嘛一圈,争取给你弄点过冬的木头来。”张家二婶子一想也是,这于秀才别看读书不错,农活可就不一定了,以前都是他大哥下地种田,他最多是在读书之余,给送一趟饭食和水。

    于良吉高兴的笑了笑,如今安全越冬才是最关键的,别的都是次要的,原主就是想不开,死心眼子。

    宁愿卖了家里的大牲口和车子,给他大哥发丧,也不知道动用那点子赶考银子。

    就他这个小身板子,要是没有了大牲口,明年的田地都不知道怎么种!

    张家二婶子帮忙熬了大碴粥,张艳静小姑娘切的咸菜丝,看到水缸里的水还够用,就没去喊她哥过来挑水。

    晚上没有给孩子洗澡,这里不流行天天洗澡,那样不止是费水,还更浪费柴火。

    而且因为天气太冷了,想要洗澡,还要多烧不少柴火,来增加屋里的温度,不然容易让孩子感冒。

    不过还是烧了热水洗脸和洗脚。

    油灯晚上依然没有吹灭,就那么点着,如豆的灯光,映着屋里也暖了不少。

    哄着小孩儿睡着了,于良吉想着心事,虽然今天花出去一两银子和三十个大钱,不过他花的都是该花的,总不能让孩子跟他一起挨冻。

    原主和原主的哥哥以前什么样,他不管,也管不着,但是他现在接手了这个家和孩子,就按照他的意思来过日子。

    作者闲话:

018 宁静山村

    018宁静山村

    今年是不行了,因为这眼看着都要霜降了,什么都晚了,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明年才是他的开始。

    虽然很多东西,都让穿越前辈弄出来了,他好像没了用武之地,但是没关系,人人都有擅长的东西。

    他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原主算是这个村子里见多识广的人了,还去了府城考过试,穿越前辈真是很厚道,什么都发明普及了出来,让他以前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们都不同,他也不能随便拿点什么菜谱出去卖,因为原主在府城,可是吃过很多东西的,都是同窗之间相互请客鼓劲的时候吃的,当然,原主也请过一次,吃的还是火锅呢!

    甚至府城那里还有各大菜系的馆子不计其数,这个年代的商并不低贱,当官的更是被穿越前辈来了一把高薪养廉。

    不然张家老大也不会只是当了一个小小的捕快,就能有小丫鬟在家伺候张老猴精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头一次看种田文,一次买那么多下人,汗 游客2025-02-27回复
  • 古代说的是“对不住”和“多谢”吧?这一连串的“对不起”和“谢谢”看得眼睛挺难受的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 的原帖:
    而且石宏大的后娘拿了他50两的安家费就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结果于秀才他哥居然凭一己之力给他攒了300两?能攒300两的人家户(一大一少一幼就三个人)居然还过得苦兮兮的?怎么你们于家的物价是在另一个时空吗?我只能说震惊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 的原帖:
    是5个铜板,他们同行那么多人房钱饭钱一起怎么也不止3个大钱吧。
    另外,说一下钱的私设,10铜板=1个大钱,10个大钱=一两银子。所以100个铜板就是一两银子?那为什么村民还那么穷,50两的村外墙都造不起?国民都那么穷了,朝廷又是哪来的钱给一个小小的吊车尾举人就奖励两千两银子?那贡士和进士又奖励多少呢? 游客2023-12-07回复
  • 作者自己都写昏头了吧。好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之前中了举人的时候,报喜的官差给的奖励是一千两,后面买建房材料的时候又变成了两千两(30页),再比如石宏大刚来的时候内心独白最便宜的大通铺一晚也要一个大钱(一个大钱=10个铜板)(第8页),于良吉去住客栈的时候又变成一个上房一个大钱,大通铺只要一个铜板,怎么人家的柴禾不要钱吗?而且一个人的早饭管饱 游客2023-12-07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 的原帖:
    豆浆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还有一点软化血管的作用。
    牛奶适合补钙,也有蛋白质,但含胆固醇。最好每天两种都喝。早豆浆,晚牛奶。牛奶助眠 游客2023-07-30回复
  • 这页数,不适合我
    游客 的原帖:
    看不下去太长了 游客2022-05-13回复
  • “豆浆可比牛奶有营养多了”
    无语,我都不说小孩不能喝太多豆浆,男孩子更要注意点常识了,就说豆浆比牛奶有营养这话,作者认真的?还这么想当然这么肯定
    游客 的原帖:
    不说别的豆浆男孩子要注意就不对吧?都没啥文化别搁这五十步笑百步了 游客2021-12-03回复
  • 确实啰嗦,感觉跟车轱辘似的,一年年的,
    游客 的原帖:
    哈哈哈哈好好笑这个比喻
    游客 的原帖:
    种田文一般都是这样的,春种秋收一年又一年,再加上些家长里短,或者搞个农产品创业。所以种田文要写的好看不容易。也看过那些写的跌宕起伏剧情起飞的,但是基本跟种田没什么关系了。 游客2021-10-13回复
总: 4 页/37 条评论 1 2 3 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