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大宋广告商(189)

作者:四月葫芦 时间:2022-12-20 11:14 标签:情有独钟 宫廷侯爵 励志人生 商战

  富丽车马,熏香袅袅,再带上十余个仆从,对当朝宗室而言,这便算是出了趟“远门”。
  罗月止习惯了这豪华的车架,还顺手从矮桌底下摸出只小垫子抱在怀里,一路往外看,问了好些有关制笔的问题,期待之心溢于言表。
  出京大概半个时辰,便到了药庄。
  罗月止本满心牵挂着作坊,但下车后不由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面前药田连天,清净宜人,心都跟着静了下来。
  赵宗楠今日出行穿戴便捷,颈挂襻膊,还专门换上了不易染尘的皮革旱靴,走到罗月止身边,在他后腰轻轻托了一把:“先去田埂上走走?”
  看这架势,这些年闲来无事农书没白读,兴许是真的懂。
  时至初夏,好几亩地黄已经到了开花的时候,淡粉淡紫色花朵悬挂在梗茎上,微微低着头,叫阳光晒出一层毛茸茸的柔光。
  另外开花的还有可入药的夏菊,金丝黄蕊,丰满如团,热热闹闹铺了满地。
  剩下的作物罗月止便不认得了,只看见高高矮矮,满眼水汪汪的碧绿。
  他听赵宗楠介绍,才晓得药田里还种了些山药和牛膝,都是水土适宜的药材,在庄子上养得精细,和那进奉官家的“四大怀药”乃是同种。
  等庄子里的药草到晒干收成的时候,赵宗楠还会给他那官家叔叔送去一些。
  真是长见识。
  宋代皇帝在皇宫里犁地种稻子,宋代宗室在京郊聚众垦药田……不愧是他们老赵家人。
  两人在陇间走了两圈便回到青石道上,有仆女上前替他们取下襻膊,掸尘净手,一行人转道药庄后一座三进的院落。
  罗月止神采奕奕:“这便是做铅笔的工坊?”
  赵宗楠跟在他身边:“如今归月止了。”
  工坊的范管事早知道主君今日要来,抬眼看到他身边跟着一位清秀的书生,又听着这么一句话,便快步走上前来行礼,叫过主君,又叫了罗月止一句“东家”。
  他以余光见赵宗楠脸色颇佳,想必这称呼是叫对了。
  工坊空地上摆放着成捆成山的木料,各个工序上的工匠们仍在劳作。范管事跟在罗月止身边好不恭敬,对他所有问题知无不答。
  这一参观,还真是很有意思。
  罗月止事前跟赵宗楠提过,要拿石墨制膏,再烧制成笔芯。
  这模模糊糊的工序,被一字不差传达给工匠。
  为了形成膏状,匠人们先是把石墨磨为墨粉,随后混入粘土,再添加清水、灰浆、滑石粉等佐和之材,多加搅拌,这才终于得到了膏体。
  成膏以磨具压制成细杆形状,最后再放进窑中烧制。
  其中材料、比例、火候,都需要经过无数次验证,诸工匠耗时三十余天,终于烤制出可以顺畅留下字迹的石墨笔芯。
  ……这方法既像烧瓷,又像是炼药,怪不得赵宗楠说还请来了一群医士前来商量。
  至于铅笔外杆,制作起来反倒更简单一些。质地柔软的松木板经过高温水煮,轻巧而不易开裂。木板卷成半圆细管,将笔芯放在凹槽中,上下粘合,严丝合缝,便成了包裹笔芯的木壳。
  虽工艺技术有限,做出的铅笔不比后世流水线机器压制的那样齐整,但乍一看上去已经非常像样子了。笔芯牢固,笔身轻巧,粗细长短也算是趁手。
  罗月止别的不敢说,但说起使用铅笔的经验,绝对比当世任何一个人都更加丰富,参观片刻,多能问到营造的关键之处。
  范管事吃惊地琢磨了好久,寻到机会低声问:“东家莫嫌我唐突……您可是保康门罗月止罗掌柜?”
  罗月止笑眯眯答:“原来现在出一趟门,都有人认得我了。”
  “都说罗掌柜乃是文殊座下善财童子转世,专门帮人经营生意的,百工千行都说得上话。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您远在城中,这制造石墨笔的稀罕事儿,怎么也知道得如此清楚啊?”
  罗月止但笑不语,人说他是童子转世,他还真装起神秘来了。
  “您方才所言不错,字迹的深浅,笔芯的软硬,确实是由石墨粉的多少决定的。
  石墨放的多,写出来的字便是又黑又深,但同时难免更易断,墨迹也更易晕成灰团。石墨放得少些,削成的笔尖锋利如针,书写手感也更硬,字迹纤细无比。”
  “如今作坊每日可产笔百余支,不知道主君偏好哪种,故而软硬两种都做了的。”
  范管事连忙叫人取来深浅不同的两杆笔。为了显示区别,硬芯笔杆刻了红圈,软芯笔杆刻了黑圈。
  但这份细心,似乎作用有限。
  对于赵宗楠这样习惯了双钩执笔,枕着手腕写小字的人来说,不论是硬芯还是软芯,铅笔写字都是别扭非常,怎么写怎么抖。
  接受不了,也是理所应当的。
  罗月止很理解。
  说白了,这东西本就不是专门给文人墨客使用,而是给老百姓们使用的。
  普通人家忙碌生计,哪里会花钱去买上一整套笔墨纸砚,在家里闲放着?
  当代文人写个字也是忒费劲。不仅要准备四宝,其余还有什么笔洗、笔搁、镇纸、水盂,专门放墨锭的玉石墨床,枕在腕下的水晶臂搁……
  好多的规矩,好大的开销。
  论谁也用不起的。
  但铅笔就不一样了,简简单单一根木棍子,什么磨墨蘸水统统用不着,随时写字随时用,用完往桌上一扔,全然不用收拾。
  唯独花费的精力,就是偶尔拿刀削削笔尖——可那刀多常见啊,谁家都有,更不用额外去买。
  尤其要紧急记录个日期、时辰、人名、画个标记的时候,老百姓又没有才子们博文强识的本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铅笔更是在这些情景下好用。
  “多练习练习,字也是能写好看的。”
  罗月止坐在书桌前,挽起袖子,以三指单钩的姿势握笔,指腹贴在笔杆上,离笔尖极近,连小指都贴到了纸面上。
  以毛笔写字,要么枕腕要么悬腕,哪儿有这样近到“枕指”的做法。
  这奇异的握笔方式,登时吸引来赵宗楠与范管事的仔细观看。
  罗月止握着铅笔,一开始写字尚有些生疏,不出十个字便找回了手感,片刻之后,几行清秀的行楷稳稳落于纸上。
  其纸上所书:“探穴藏山,怀铅握椠,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赵宗楠看完这行字,方才明白过来:“怀铅握椠……月止所说之‘铅笔’,原来化自此句。”
  “云游天下的墨客,若是为了随时记载见闻,用此铅笔的确最为恰当。月止想要突出此笔的特性,归根到底是‘便捷’二字。”
  “公爷真是聪明。”罗月止笑眯眯回答。
  赵宗楠见他写得顺畅,又有些手痒了,照他的握笔方法又试了试,但拗不过多年养成的飞白习惯,写起字来仍旧发飘。
  堂堂延国公年少成名,可堪同辈宗亲里功课最好的一个,多少年没写出过如此丑陋的字迹。
  他仿佛被丑到沉默了,不太甘愿地放下铅笔,轻声埋怨一句:“硬如铁石,写不出顿挫来。”
  罗月止很少见他吃瘪,将眼睛都笑弯了。
  ……
  自从“五月购物节”之后,黄家人就盯上了罗月止。
  黄遂愿派遣手下两个掌柜跟着黄文婼混进灵喜园,虽叫黄文婼白白送出去一大笔银钱,但探听到的消息还是有一些的。
  那位罗家小掌柜虽然嘴上无毛,年轻得惊人,但新奇手段是真不少,搭了个台子,请了个说话先生,一通天花乱坠的吆喝,只叫在场两百余人统统掏光了荷包。
  两位掌柜的大致估算,他一日之间所盈银钱,绝不会低于千贯。
  狠捞一笔也就罢了。
  最让人在意的,是他的好人缘。
  往常各行当哪个不是守成保业,抱团排外?
  但当日在灵喜园,一群各个行会中眼熟的人物,将那罗小掌柜团团围住簇拥在当中。
  有些老板已经是四五十岁的年纪,顾不得满脸褶子,离远一看笑得跟朵朵菊花似的,都快把他供到佛案上去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大宋广告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