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上(256)
宋声得知李满上了战场还立了功,也为他高兴。
赶上月末休假的时候,他和陆清回了一趟宋家村。
家里人其实都不太懂李满现如今封赏的官到底是个什么官,那天官差也解释了一下,他们听得一知半解。
这次宋声回来了,他们赶紧又跟他打听了一下李满这个官究竟是个什么官,大不大,手底下管多少人?
宋声在书院里学了不少知识,其中就有关于军队的事。他特地跟家里人科普了一下这个致果校尉,虽然属于正七品的官职,但现在还不能授官。
按照景朝律例规定,李满现在这个情况,属于没有取得散官的勋官,勋官是没有实权的,其实只是一个名头,其实仅仅比平民的身份略高一点。
不过勋官与平民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官府会给授田,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奖励。
其次是在刑罚上,勋官如果犯了流放罪以下的罪名,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还有子孙,都可以减—级刑罚。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充任吏胥的资格。如果是五品以上的勋官,就可以任州镇仓督、州县市今、录事等等,六品以下的勋官可充任里正。
李满如今就是六品以下的勋官,就算以后服役到期直接回来什么都不作为,也能够混一个里正当一当。
听到这里,宋老大惊讶的道:“啥,阿满服役回来后还能当里正呢!”
要知道每个村的里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这可是全村最有话语权的人。不论是分家还是入户,都得先过了里正这一关。
“阿满可真是有出息了!咱们家玉哥儿有福气!”
玉哥儿心里也很高兴,阿满哥虽然离他很远,但依旧记挂着他。不过想到他在战场上时时刻刻都会有危险,心里也会时不时的担忧。
宋声接着跟他们说道:“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勋官还有免除征役的特权,但必须按规定到兵部或者州县上番。”
“这是啥意思?”宋平问道。
“就是说,等阿满回来,以后不管是服徭役还是服兵役,他都可以不用去。但是要按照规定,外出州县上番,你们可以理解为去看城门。”
“看城门啊,那也挺厉害的。我看有很多人过城门的时候都得交费,那是不是以后阿满也是这种,可以收城门费的。”
宋声笑着点了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认为。”
其实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在景朝的律例上,勋官是可以娶妾的。
娶妾这件事宋声就不拿出来说了,就怕玉哥儿听到了多想。
如今小两口还未成亲,又离得这么远,本身异地恋就挺难的,要是再多想,日子就更难熬了。
宋声说完后,家里的人对于李满这个夫婿更满意了。
除此之外,张杏花又跟宋声说了宋成的事,关于这个其实宋声知道的更多一些。
他在书院里的消息要比家里人从里正这里打听来的更多。
其实前几天他听说有一对队运送粮草的士兵在走到荒漠的时候,突然消失不见了。
前线粮草紧缺,这一批粮草是关键。
按道理来讲,押送粮草的路线是绝密,应该不会泄露消息老消息才对。
但人走到荒漠就是找不着了,现如今边关的粮草也不知道还能撑几日,书院的学子们对此都忧心忡忡,生怕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军队的士气。
听说朝廷已经派了人去查这件事儿了。
宋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十分担忧,因为据他所知宋成就在这个队伍里。
一般来说后勤兵要比前线上的士兵们更安全一些,平日里就是征集一下粮草,然后把粮草运送到前线,由于运送路线都是绝密,所以一般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这次不同,不知道为什么走到了荒漠。
宋声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这次回来他没有跟家里人透露这个消息,生怕他们知道了,更加担忧。
得知李满在前线立功了,他为玉哥儿高兴。这次回来其实也是想看看家里人,生怕他们知道了宋成的消息心生难过。
好在消息传的还不快,没有传到村子里,家里人都还不清楚。
第125章 第 125 章
宋声忧心的事情就多了, 不仅宋成这个弟弟,现在李满也算是他的半个弟弟了,他自然也操心着。
好不容易回来家里一次, 宋声跟家里商量了一下,他们可以自己出钱给阿满打一把好用的刀, 到时候从官驿给他寄出去。
本朝的兵器只发一次, 如果兵器运送不到位的话,甚至连上战场打仗的刀都得自己备着。
比如弓箭手还有刀剑在民间的铁匠铺子里就能拿到,但是因为是铁器,所以价格不菲。
军中所发的刀剑一般数量有限, 基本上都是收拾残局从战场上缴获来一部分分发下去使用的。
宋声道:“如今已经是春夏交替的季节, 棉衣倒是用不上了, 这趁手的兵器可以给阿满多准备几把。还有一些换洗的衣物,鞋子, 他肯定也能用得着。”
他在书院里常听人说边关条件艰苦, 就算是手里攒着钱, 也买不到好东西。
而且李满不像宋成,宋成需要什么东西还可以给家里都写信让给他寄过去,毕竟都是一家人,从小长大的,写起信来根本不会见外。
但是李满就不一样了,就算是缺少什么东西, 也不会写信给他们家里让给他寄过去。
玉哥儿一听三哥想得如此周到, 心里都是满满的感激。
兵器用的趁手了, 在战场上也能多几分存活的把握。宋家人都是明理的, 如今李满都已经把封赏给到了他们宋家,那他们自然也不能辜负了他。
张杏花道:“三郎说的是, 那咱们就多给阿满准备点东西寄过去,阿满脸皮儿薄,需要什么肯定是不好意思给咱们说的。这以后就是自家人了,没什么舍不舍得的。”
宋老大他们也没意见,反正要给宋成寄东西,正好一块一趟都寄了。
现在给军中将士们寄东西都是走的官驿,相对更安全一些。
玉哥儿还特地写了一封信加在里面记了过去,虽然他的字写的不怎么样,歪歪扭扭的,但好歹能辨认出来。
宋声在家待了不过两天,就匆匆返回府城了。
如今已经是五月底六月初,他得抓紧时间读书了。八月份他就要参加科考,这次的乡试也叫做秋闱,整个华阳道的学子们都要参加考试。
人数多就竞争大,录取的人数比例不高,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成功上岸的没有多少。
如今又正值战乱,他更得铆足了劲好好考试,一定要一击必中。
等到七月份的时候,宋声通过邸报上得知边关大捷。
这次可是一次大型的战役胜利,不仅活捉了对方的将领,还有一举攻破了梁国的一座小城池,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月底的时候,梁国提出议和,这边关的骚乱终于宣告暂停。
在这期间,依旧没有宋成的消息。
他一个运送粮草的小兵卒,也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天天派去查粮草的人在荒漠里转了许久,也没有见到人影。甚至连他们的粮草都没有见着,就是诡异的消失了。
宋声一直都很关注这件事,直到八月初的时候他终于从顾文彬那里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荒漠中消失的粮草这个消息其实是假的,是故意用来迷惑敌人的。
这样敌人以为他们的粮草所剩不多,围困几天之后发动全力进攻,而他们提前设下埋伏,所以最后这一场战役才会如此的顺利。
听到消息是假的,宋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就说明宋成应该是安全的,按照他当时所处的情形,他们这一队押送粮草的士兵的踪迹肯定都是保密的。
所以他这么久一直没有消息,也没能一直写信回来,都是情有可原的。
心中担忧的事情总算放下了,时间也来到了八月底,要开始乡试了。
这次参加乡试的学子尤其的多,甚至有一些本来在今年都不打算下场考试的,也都纷纷报名参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