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191)
然后,他趁着片场在重新收拾的功夫,请傩戏老师进行了重新的编舞。
确定好他们是什么时候在水下跳,什么时候水漫过整个宫殿,什么时候水褪去……
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一来能把现在已经被水泡过的置景用上了,二来也确实好看。
所以工作人员们也都毫无怨言。
幸亏随着工业化的升级,现场对于这种水泡的事儿也有预案。
工程组和美术组很快调整好了场地,只是耽误了一下时间,和浪费了几十吨水。
不得不说,浪费时间还好,但是浪费了水让乔翼桥十分心疼。
摄影棚外面正好有一片大花坛,也算是剩下了一点浇花的水费。
重新置景结束后,时间也只耽误了一天。
而傩戏老师也已经重新设计好了水下傩舞的整个流程。
水下拍摄正式开始。
其实不管是对于有没有经验的导演来说,水下拍摄都是难中之难。
乔翼桥这次也是和摄像组磨合了很久,才决定实拍的。
不然就让演员在空中表演,然后后期用CG做出在水中的效果就好了。
对于这次水下拍摄的设备,他们选择了ARRIAlexa65Hydroflex防水壳和防水遥控头。
据说这是这套设备第一次在国产的电影制作中完成水下拍摄的任务。
这并不是一套很轻的设备。
但却是在所有能完成任务的摄像机中最轻的。
但即使已经是最轻的了,在水底拍摄的时候依旧要克服极大的体积和阻力。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水中有一些细微的气泡
和杂质,影响了镜头质量。
这些水都是已经经过消毒的水了,但里面还是有细微的杂质。
在镜头里,这些杂质虽然没有直观的呈现,但会显得整个画面灰蒙蒙的。
乔翼桥他们实验了半天,才想到用明矾来做一次沉降。
用完了明矾之后又用了几种酸溶液去做中和,保证整个水池的水质对演员没有伤害。
多亏洗翠帮里有几位在化学方面比较有研究的人,这才把水池弄得明明白白。
水质弄好之后,重担就压在了摄影组身上。
水下拍摄的一大难点就是摄像机在水中的运动。
在陆地上,摄像机的移动是最简单的事。
但是到了水下,摄影师的呼吸幅度和节奏、以及摄影师本身和摄像机的浮力,都变成了困难。
如何抵消这种晃动感和漂浮感,如何顺畅的运动等等,摄像组都花了很大功夫解决。
甚至专门分出了一位主摄像和掌机在拍摄前就一直泡在水里,研究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安全也是个更大的问题。
水下不止有摄像机和轨道等等用电设备,还有大量的照明灯光,毕竟在水下的打光是件极为讲究的事。
还有无数的道具和电线,都会造成安全风险。
因此,每一条拍摄之前,都有专门的安全员进行水中电流、电压的测定,只有足够安全,才会让演员和摄像师下水。
为此,乔翼桥和小何还专门分出来了一些人,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小组。
这个小组的全部任务就是保证片场的安全,每天开工收工的时候都要对全场进行安全排查,任务也很重。
除了这些部门之外,压力最大的就是两位演员了。
程甜甜和阿默在此之前也没有水下拍摄的经历,为了这一条的完美呈现已经排练了不知道多少次。
在正式拍摄的时候,他们既要控制肢体,也要控制表情,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经常就是拍摄大概二三十秒的镜头,他们就要在水下吸氧一次,调整一下。
就这样,一群人拍了四天,才终于完成了这场戏。
说是整个拍摄中最困难的一场
戏也不为过。
不过这场拍完了,之后的戏也并没有轻松到哪去。
从第二天开始,整个剧组分为了A、B两组,一组主要负责拍摄主演的戏份,另一组则要拍摄大量的空镜和群演的镜头。
而在每个组之中,导演组还要再拆分成三个小组。
一组是不来现场的,他们负责的就是要把所有的戏在案头上拆解好,精确到每一个镜头中的每一个演员要干什么,然后传递给现场拍摄组,现场拍摄一组负责进行所有演员的彩排和排练,二组则是负责现场拍摄。
这样分出三个组之后,虽然效率很高,但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主创都特别累。
因为虽然分成了大大小小的组,但是每一个组的总负责人是不变的,比如负责造型部门的副导演、负责道具部门的副导演、负责跟特效对接的副导演,等等。
这就导致他们很可能要同时跟进多个组的多个事情。
尤其是紧跟乔翼桥的那些助理导演,已经累得四脚朝天了。
他们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要把乔翼桥的指令和要求很好的传达下去,基本上可以说,整个剧组一千多人,全都在等待他们的调配和安排。
最难的一场戏就是,主演们在内景拍摄的同时,B组要在外面拍群演的镜头,甚至是一场雨戏,群演就有三四十人,还有无人机,洒水车等等。
执行导演是之前跟萨布里一直在学的一个洗翠帮的员工,到了现场看着这些事,整个人头都大了。
幸好整个剧组部门经过高强度的磨合,已经把工业化的要点记在了心里,他不需要亲自去吆喝群演或者那些洒水机、无人机之类的。
他只需要坐在监视器后面,盯好镜头就可以。
现场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样,会自己运转,每个人各司其职,竟然把这场戏按时按点的完成了。
现场有不少人都是别的公司的组员。
他们看到这一幕也不免有些震惊,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到电影工业化流程的力量。
乔翼桥也觉得在这次拍摄中,他整个人也得到了一次升华。
每天现场有太多事要他处理了,大到有的镜头好不好看,小到某个演员的某个道
具可能出现了问题,林林总总不下几十条。
但他不能急,也不能慌。
因为整个剧组的所有目光全都在他身上。
在面对无数需要他给出意见的事的时候,他必须得在第一时间分清主次。
而这也没有想象中的难,毕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拍摄的时候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因此,呈现最好的效果就是最重要的事。
然后,他还要安抚各组成员的情绪。
最终,乔翼桥的演技也已经很精湛了,不论遇到任何问题,他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看着提出问题的人,静静说:“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而他发现,拍摄之中,唯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有一个
——睡眠问题。
他通畅的睡眠时间只有4-5个小时,这已经是在非常乐观的情况之下了,有的时候A、B组同时开工,他需要两边跑,可能一天也就能睡三个小时。
乔翼桥真的恨不得每天有40个小时。
主要原因就是剧组是各个部门同时开工,向前推进的。
不止是A、B两组经常同时拍摄,有的时候沈肆觉得某场戏的台词不好,还要现场飞页,而剪辑、视效部门也在向前推进,音效和配音部门也每天都在产出,需要他去确认。
乔翼桥经常觉得自己是个四维世界的人。
他已经丧失了时间是线性的这一概念,经常就是同时在拍第三十场戏和第七十场戏的时候,第一场的剪辑、第八场的特效、第十七场的台词和第三十二场的音效需要他确认。
熬了几乎一个月,乔翼桥在有一天拍摄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一阵眩晕。
他明白,这是他的身体已经几乎到了极限的信号。
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幸好,整个剧组的拍摄工作已经几乎进入尾声。
乔翼桥一边不断地在放权给那些已经磨合了很久的团队负责人,让他们大胆地去拿主意,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要给自己放个假了。
可能很少有导演会在拍摄期间给自己放假,但乔翼桥给自己放假并不是偷懒,而是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