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反派去说书(25)
李坤见他也有些意外,道:“是挺巧,我昨天才听你娘说你回来了,没成想今天就见到了,你这是和夫郎进城去?”
“是啊,去城里逛一逛,买点东西。”
突然一道妇女声音插过来,道:“你这是带着静秋哥儿去花他的银子吧?”
宁景一愣,转头看去,是边角坐着的妇人,约莫四十来岁,衣服半旧但干净整洁,发髻梳的一丝不苟,还插着一根银簪。
宁景并不认识这位妇人,但感觉到她的鄙夷和敌意,他有些疑惑,还未说话,柳静秋忽然抬眸看过去,冷淡的道:“陈婶管别人家的事倒是宽,我们家我管银子,不是用我的还是用你的不成?”
陈婶?
柳静秋似乎察到宁景的困惑,偏头过来小声道:“林小水的母亲。”
宁景顿时恍然,原来是柳和宜身边的人,难怪对他颇有敌意。
陈婶哼了一声,道:“你这个小哥儿不识好人心,婶子这是为你说话,你还呛过来了,看来是我白做好人了,你就活该被夫家欺负。”
她这话颇是阴阳怪气,不仅宁景二人听了不适,李坤也是皱眉,道:“人家自家的事,你一个外人说三道四什么,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况且宁秀才对夫郎哪不好了?这些日子我家婆娘都说宁家待夫郎好着呢,顿顿吃肉,你家是想都不敢想吧。”
陈婶被他说的臊红了脸,捏着帕子,犟着脖子呛道:“那吃肉的银子还不是静秋哥儿出的!宁家有几个银子经得起这样吃喝,肯定是用了夫郎的嫁妆,你们这些汉子不懂,我们这些妇人哥儿不懂么?嫁妆是夫郎私有的钱财,现在全被哄骗着贴了家用,以后嫁妆没了被夫家嫌弃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柳和宜可是和他们都说了,宁家现在这样风光全靠吃喝柳静秋的嫁妆,那柳老太还时不时送银子过去,等嫁妆吃完了,柳老太没有银子了,宁家母子又不事生产,到时候全家就指望柳静秋,要是柳静秋喂不饱他们,有的是打骂等着他。
她就是知道这些才唱黑脸说那些话,想提醒一下静秋哥儿,也让宁秀才没脸光明正大用静秋哥儿的银子,偏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静秋哥儿若以后落得那个下场,也是活该!
陈婶那些话其实说的在理,可她不知道内情,柳静秋想反驳却被宁景按住手。
宁景握着柳静秋的手,淡笑道:“陈婶说的也在理,但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我们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不劳您费心了。”
陈婶只觉得宁景道貌岸然,她这么大的年纪什么人没见过,有些人光鲜亮丽,骨子里都烂了,在她看来,宁景就是这样的人,偏偏柳静秋还乖乖被他骗。
牛车不疾不徐行进,其他人不再说话,只有宁景和李坤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据李坤所说,他平日里是舍不得做牛车的,但今天实在身上累,才舍得钱坐车进城,宁景顺着他的话问他为何这样累,他才道出原因。
原来,那品佳楼的张掌柜见生意每况愈下,不得已想出了一个法子拯救——送外卖。
没错,就是外卖。
古时其实也有外卖,但那一般是主人家想吃什么,差遣下人去酒楼传话,做好送上门去,也算是外卖了。
但到底远远不如现代,食客在家里想吃动动手指下单,酒楼那边就可以接到消息,然后做好送去,他们这里不知道哪些人想吃,哪些人有意下单,除非食客主动来店里说,但都来了店里,那还不如吃现成的,所以根本做不大外卖这个生意。
张掌柜也算个脑袋活络的,每逢饭点之前,他就派小二主动去几家熟客那里转悠一圈,问问人家有没有意愿用饭,可以送上门去。
这样下来,辛苦是辛苦,但是生意倒挽回一些,就是苦了几个小二,以前满楼跑,现在满城跑,还得赶时间。
李坤就这样跑了十来天,回来休假一天,腰酸背痛根本不想走路了,就选择花两个铜板坐车去。
“掌柜的每送一家就给我们加一文钱,工钱是比以前多了几个子,但是太累了!”李坤重重叹了一口气,锤了锤小腿,这些天跑下来,他都感觉脚不是自己的了,而且鞋子都快磨坏一双,说来真的是得不偿失,要不是张掌柜确实待他们好,谁也不愿意去干这活儿。
宁景摇头,道:“这样下去确实不是长久之计,劳人也不赚钱,你们一天也只能跑那么几家,人家也不是餐餐都要吃酒楼的饭,容易白跑一趟。”
对于此话,李坤深以为然,但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照掌柜的说的去做。
这时,他眼珠一转,看向宁景,道:“宁秀才见多识广,不知可有办法?”
宁景沉思了一会,未正面回答李坤的话,笑道:“我和夫郎出来的急,还未用饭,待会随李二哥去品佳楼吃个饭吧。”
虽然没有听到办法,但揽到一个客人,李坤还是非常高兴,点头笑道了一声好。
宁景他们确实没有吃饭,不过带了些糕点在身上。宁景拿出糕点,递给柳静秋,后者捻起一块吃下,推了推宁景的手,示意他也吃。
看他们俩腻乎,旁人默不作声,陈婶倒是连翻两个白眼,认定宁景在做样子。
到了城里,宁景三人下车,跟着李坤一路走去品佳楼。
现在还是早上,品佳楼也有早点提供,到了地方落座,没一会就看到李坤围了个裙兜出来了,招呼他们点菜。
墙上写有菜单,宁景询问了柳静秋两声,点了一碗面,一碗粥,一碟包子,葱油饼,还有两碗豆腐脑。
“有些多了。”柳静秋难得嘀咕了一句。
宁景笑了一声,道:“没事,你吃不下我来吃。”
等吃的上桌,宁景才发现多了两个煮鸡蛋,原来是李坤和掌柜说他们是老乡,掌柜送他们的。
果然是会来事的厚道掌柜,宁景不由赞了一声,两个鸡蛋不算什么,但这服务舒心妥帖,不得不让人心生好感。
用饭期间,宁景不时看着菜单,心里也有了几分盘算。
等用完饭,宁景去付了钱,并不急着走,又点了壶茶和点心,让李坤去将掌柜的请来,他有事相商。
没一会,宁景就看到李坤引着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来了。
第22章 宁景赠策
“秀才公,小老儿张举贤有礼了。”张掌柜笑呵呵上来行礼道。
宁景回了一礼,请张掌柜坐下。
他边给人倒茶边温声道:“宁某也听说了张掌柜的一些事情,知掌柜烦恼,不才有几分见解,还请掌柜有暇一听。”
张掌柜来之前就听李坤提过这事,他对秀才郎还是很尊崇的,忙点首,拱手道:“劳秀才公费心,小老儿愿闻。”
酒楼现在除了宁景一桌没有客人,其他人听宁景如此说,纷纷围过来,也想听听他怎么说。
面对众人期许热切的目光,宁景淡然一笑,抬手指向墙上菜谱,道:“宁某刚刚观贵店菜单,发现贵店擅做家常菜,可对否?”
张掌柜顺着看向菜单,点头:“是如此,这酒楼是我爷爷传下来,他老人家一手家常菜烧得味道极好,可惜我没有学到几分皮毛,味道却是差远了。”说着,他长叹一声。
酒楼能开这许多年,自然有底蕴在,曾经他爷爷从一个小摊做成酒楼,靠的就是一手绝佳家常菜,很多人吃了就差直呼妈妈的味道。
现在没了这个手艺,他们酒楼最大的优点也去了,所以生意比不过食香阁也正常,并不完全是说书先生的关系。
宁景只是一笑,这家酒楼优点是家常菜,缺点是没有特别有特色的招牌菜,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没有上得档次的镇店之菜肴,落败下去是迟早。
为今之计,最好的做法,就是——转型。
宁景道:“不知日常来酒楼吃饭的客人,是什么身份?”
张掌柜一愣,虽不知宁景问这个做什么,还是回答道:“大部分都是城里的普通居民,少有两位是城东的老爷,那还是我父亲那辈的老熟客,一直吃着我家的味道,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