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种田养夫子(108)
因为平时就常在这里吃饭,厨房里有什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腌菜、酸笋、辣椒酱、香菇肉沫酱......凡是能下馒头下粥吃的,都盛了出来。
馒头和粥吃完,肚子倒是不叫了,就是馋虫也被勾了起来。
“诶村头的朱大爷家是不是昨天开窑?”方山止馋得不行,将主意打到别处去了。
众人一听,都心动不已,当即一拍即合,端下菜的端下菜,牵崽崽的牵崽崽,一行十五人,背着土豆红薯就浩浩荡荡往村头去了。
朱大爷是泥瓦匠,烧锅锅碗碗的功夫好着,是十里八村都出名的。不过在小孩儿眼中,顶顶受欢迎的是朱大爷的土窑。
土窑是专门烧锅碗的,每烧出一窑锅碗第二天天,是村里孩子最高兴的。土窑经过一夜,温度降低了不少,可还是热乎乎的,用来烧土豆烤红薯不容易糊,可比柴火碳火上烤的香。
果然,一行人到的时候,土窑那儿已经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孩子了,于是立刻加入进去。不管熟不熟的,此时的关系都热乎起来了,你吃吃我家的酱菜,我吃吃你家的辣椒面。一通吃下来,同一种蘸料能吃到七八个不同口味,可比在家吃要热闹多了。
等宋清和沈之洲送完年里回来,家里早已经人去楼空不说,种种下饭菜也不见踪影,甚至地窖的土豆红薯也多了个缺口。
再看灶上,锅底比脸还干净。
唉,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