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穿进男频搞基建(370)

作者:封玖 时间:2021-06-19 11:07 标签:甜文 爽文 穿书 基建

  赵举人蓦地瞪大眼睛。
  这是什么意思?!
  楼喻无意继续待下去,遂吩咐左右:“回罢。”
  众人皆退散让路。
  等他们踏出图书馆,身后依稀传来赵举人等人的哀嚎痛哭声。
  楼茝拍手称快。
  楼喻睨她:“方才叉腰是跟谁学的?”
  “我在街上看到的!”她又叉起腰,“不觉得很威风嘛?”
  “不觉得。”
  “哼!”
  回宫途中,楼茝和楼固都在车上睡着了。
  楼喻透过车窗,看向渐渐远去的灯市,握住霍延的手,低声道:“已经七年了。”
  他用七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革新百姓的观念,而今时机已至。
  霍延目光从楼茝身上掠过,回握住他:“这次破除,日后阿茝的阻力便会小上许多。”
  “还是你懂我。”
  楼喻含笑望着他,眸中似有银河坠落,璀璨绝伦。
  霍延低首蹭他鼻尖,轻柔而坚定道:
  “这盛世,终将如你所愿。”
  昭庆七年正月十六,楼喻颁布圣旨,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休妻制,同时允许女子参与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休妻制正式退出历史长河,女子参政也将开始它漫长而艰辛的发展之路。
  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世代绵延,谁也无法断定。
  楼喻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
  一切都将交由时间证明。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废除休妻制后,相应的婚姻法也要做出调整。
  大盛的律法民刑不分,统一规定于《大盛律例》中,关于婚姻家庭的律法,都包含在“户律”这部分。
  楼喻仔细研究《大盛律例》之后,决定重修法典。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盛的律法已经呈现滞后的趋势,当前的律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兴事物在律法上寻不到可靠的依据,衙门办案时经常深感头痛。
  楼喻召集群臣在勤政殿开会。
  七年过去,他整个人愈加风华内敛,威势收放自如。
  “近来朕常常看到一些奏疏,说咱们大盛现在的衙门办案困难,郎爱卿,段爱卿,你二人掌管全国礼、法,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大盛律例》离不开礼、法二字,原则上是“出礼入刑”。
  礼制在律例中的存在感非常高,基本都是用来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若是百姓的行为超出礼制范围,便会被纳入刑罚体系。
  可谓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但如今,旧的礼法体系已经无法为社会提供合适的依据,新事物的诞生,对礼法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郎平率先道:“回禀陛下,废除休妻制后,户律势必要做出改动。还有,工商业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律法难以判定的案子,同样需要进行重新修订。”
  段衡接着道:“民间出现不少新型犯罪方式,刑律也需要作出补充。”
  “既然如此,朕倒是有个想法。”
  楼喻说着,吩咐冯二笔将方案分发给众人。
  “不论是民法还是刑律,对于当前的大盛来说,已经过于单薄和零碎,不如这样,咱们编纂出更加详细具体的《民法典》以及《刑法典》,诸位以为如何?”
  范玉笙道:“陛下思虑周全,微臣觉得如此甚好。”
  其余人当然跟着附和。
  “诸位先看了方案再说。”
  大家便都低头阅览。
  楼喻在方案里写得很清楚,《民法典》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纠纷问题,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契约、人格权、婚姻家庭、侵权责任等。
  《刑法典》同样细致具体,不仅涉及刑名和量刑,还包括司法程序在内,也就是说,实体法和程序法都被纳入其中。
  这两部法典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旦问世,那就是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创举!
  众人瞬间心潮澎湃起来。
  若是能参与编纂这两部法典,说不定自己也能青史留名呢!
  楼喻是皇帝,只需要交代任务,不需要亲自参与编纂法典。
  朝廷养这么多人,不是用来吃白饭的。
  杨广怀问:“陛下,法典编纂后,若是又出现新的问题,该如何?”
  楼喻心道:还有司法解释呀。
  他佯装思考片刻,说道:“若出现新问题,可由朝廷出台新的条例,作为法典的补充说明,其法律效力与法典等同。”
  “陛下圣明。”
  编纂法典的工程量还是相当大的,不过大家热情都很高涨,在范玉笙等人的带领下,不少精通律法的官员都参与其中。
  七年的时间,整个大盛仿佛完全变了个样。
  自庆州工业区和京城工业区全国闻名之后,不少富裕州府都根据自身优势,开始建厂招工。
  尤其是湖州。
  楼喻还是东安王时,湖州在他的治理下便踏上正轨,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丝绸之乡。
  为了保持这种发展优势,湖州开厂招揽工人,培养出一大批擅长丝织的女工以及绣艺精湛的绣娘。
  湖州的丝织品和绣品深受全国百姓欢迎,其中最为顶级的云光锦已成为皇室的贡品。
  湖州从贫穷落后的州府,变成如今华美富裕的丝绸之乡,离不开楼喻当年的用心。
  湖州丝商们共筹钱款,为楼喻建庙塑金身,日夜祈祷楼喻寿与天齐。
  除工商业外,农业发展同样令人欣慰。
  在农部的努力和政策的扶持下,全国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性地耕种小麦、稻米、棉花、土豆、甘薯、大豆等,粮食产量每年都会大幅度增长,全国粮仓的储备量已经达到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在大学的培养下,不少学子对农科和工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的对格物学和造化学进行深入研究,全国各科专业人才呈现出井喷趋势。
  楼喻坚信,只要有更多的时间,只要某个行业出现一两个杰出的天才,大盛的未来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他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铺路人,他只是用现代的理念和浅薄的知识引导人们自发地探索求真,他为大盛的未来垫下一块砖,剩余的高楼大厦将由后辈志士一点一滴去搭建。
  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楼喻的日常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他亲自解决。
  朝廷的官员大多还是有真才实学的,有些小问题官员们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没必要惊扰到他。
  但今日朝堂上,有些问题让群臣深感无措。
  楼荃道:“陛下当初在八州设立物流体系,并且可以异地寄钱取钱,后来全国上下皆以八州为例,建立寄存点用来存取钱财。这种模式的确方便百姓,但我大盛这些年越发繁荣,各地寄存点每日光是清点铜钱都耗费极大的工夫,存取钱财的效率越来越低。若遇上钱财数量庞大的客户,清点过程中极易发生失误,有损官府威信。”
  殿中陷入沉思,可还没等大家思考出对策来,户部魏思又出列禀报。
  “启禀陛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不少商户,有些已成气候,但更多的却很快湮灭。臣仔细调查过,发现这些小商户大多是被大商户吞并抑或打压,很多地区的商业都由大商户把控,其余小商户很难继续生存。大商户为了攫取利益,时常抬高价码,给寻常百姓造成不小的负担。”
  楼喻心道:这不就是垄断嘛。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些小商户自己无能,没了也就没了,朝廷还能管他们死活?魏尚书何必在朝堂上说这个事儿?”有人质问。
  魏思面色不改,回道:“我不是为了小商户的存亡,我只是认为,大商户肆意操纵物价,会危及百姓利益。”
  “官府有市价标准,只要他们没有违反市价,何来危及百姓利益?”有的人就是不理解其中的门道。
  魏思皱眉道:“大商户有大商户的好,小商户有小商户的好,这两者都是百姓所需求的。譬如,同样是卖糕点的,大商户面向的顾客或许是达官贵人,他们追求最顶级的食材和口感,定价肯定高昂,寻常百姓买不起。小商户面对的是寻常百姓,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图吃个新鲜或送礼,即便如此,对于寻常农民来说,一年恐怕都吃不到一回。”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