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288)
刘协含笑道:“朕正要说此事。荆州如今是一位刺史,一位持节都督,这数月来看着相得益彰。吴地刺史,倒是不急有定论。只是朕与子脩方才议起来,都觉这吴地的持节都督,非公瑾你来做不可。你可愿意吗?”
这是要给周瑜持节都督的官职,也就是吴地武官中最高级的存在了。
周瑜微微一愣,那就是说此次剿匪,也由他来主导了。他虽然知道皇帝是有诚意的,但是万万没想到皇帝的诚意这样深切,每每超出他的预估,而让他为自己的计较感到惭愧。
周瑜叹道:“臣,谢陛下赏识器重。”
“公瑾不要拘束。”刘协含笑道:“你是与朕相识时日还短,等咱们君臣处得日子长久了,你就知道朕是怎样的皇帝了,也就安心了。”
周瑜默了一默,道:“臣知陛下胸襟宽大。”
刘协“嗤”的一笑,对曹昂道:“听到了吗?公瑾夸朕心胸宽大。这一条你可要记下来,回头写到史书里面去。”他说笑起来,才有了几分与年龄相衬的松快。
周瑜也微微笑了。
刘协笑过之后,转过脸来望着周瑜,认真道:“这一桩事情里,真正胸襟广阔,能容吴地百姓乃至天下的人,不是朕,而是公瑾你。”
“臣?”
“正是。”刘协沉声道:“朕很清楚你今日踏入这殿内,对朕称臣,是放弃了多少。你既然破釜沉舟,赌上一局,信朕一回。朕便绝不负你。”
周瑜静静望着皇帝,心潮起伏。也许他与皇帝这两股势力之间的几次交锋,天下百姓根本不会知道,吴地百姓不会明白他们在怎样的两种境地之间走了个来回,但他与皇帝都明白,彼此都容忍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
一时之间,周瑜心中竟然久违得升起一股英雄相惜的情愫。
刘协却已转脸吩咐曹昂,道:“子脩,你修书一封给玉奴,叫他派甘宁领兵,来支援吴地剿匪一事。”
曹昂挥笔拟信,微笑道:“玉奴得知陛下的计划后,怕是忍耐不得,要求着亲自来的。”
刘协想到在荆州分别时,冯玉不舍的模样,笑道:“他若得空前来,也就让他来吧。”
周瑜在旁听他们君臣二人说到要荆州持节都督来吴地的事情,口吻如此轻松,不禁心中疑惑,难道朝廷已然尽掌荆州实权了吗?
刘协望向周瑜,笑道:“若果真是玉奴来了,那就让朕的冯都督,见一见你这位周都督。两位都督,如美玉明星,常伴朕旁。古往今来为帝王者,更有几人能如朕这般幸运?”
周瑜笑道:“早听闻冯都督风采过人,单骑而定荆州,乃不世出的英雄。臣盼着与他一见。”
曹昂在旁听着皇帝与新收服的良臣一唱一和,只凝神写完给冯玉的信,呈给皇帝看过,又开口谈起细务来,“吴地要剿匪,若粮草有不足之处,不如发信给兖州牧荀彧,看他那里能调度多少粮草过来。”
“甚好。”刘协说着,便召曹子脩与周公瑾上前,同看吴郡的详细舆图,商讨用兵剿匪之事。
宫灯明亮,窗上映着君臣三人的影子,长长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周六啦!距离过年不足一周啦!晚安,明天见!感谢在2021-02-05 17:46:15~2021-02-06 20:25: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Moonlight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快乐咸鱼伞、云破月来、青青翠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监工 30瓶;橄榄 20瓶;The Vindur、Moonlight 10瓶;玖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8章
果然如曹昂所料, 冯玉收到信后,立时回信,要求自己带兵前来, 而不是只甘宁领兵而来。
皇帝应允之后, 冯玉即刻领兵自襄阳而来。襄阳距离吴郡并不遥远,冯玉从接到消息到召集兵马, 再到一路赶来,只用了不足十日。
冯玉入行宫, 左有甘宁, 右有蔡瑁独子蔡勋,齐来面见皇帝。
刘协正与周瑜、曹昂商议为剿匪在吴地用兵之事, 见了冯玉, 笑道;“当初朕离开荆州, 你是百般不舍,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生离死别。如今怎么样?不过几个月便又见着了。”
冯玉的确没想到, 这么快就有机会再来见皇帝, 而且还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故意笑着哀叹道:“原来陛下筹谋早定, 只是臣从前不知,自己还心酸不已。”
刘协笑对周瑜道:“这位就是朕此前同你说的,朕的冯都督, 最是会说话的。今日见了, 如何?”
周瑜知道冯玉这位荆州的持节都督远道而来,将会与他一同领兵处理吴地剿匪一事,是自己接下来这段时间内的重要合作对象,因此自冯玉一入殿就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纵然是周瑜这样的风流美丈夫,也在见到冯玉第一眼的时候感到惊艳, 随后看他谈笑气度,果然叫人如沐春风,不负美名。这等人物,一来叫人忍不住要倾心相交,二来又叫人要小心戒备,因为难以探知对方深浅。
此时见皇帝问来,周瑜望着冯玉,笑道:“素闻冯都督美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冯玉也知,这位周公瑾,就是自己这次领兵来吴地剿匪所要配合的主将,也盯了他一眼,只觉这周瑜比自己想象中要年轻许多、立在皇帝身边雄姿英发气势不凡,因含笑拱手道:“见过周都督。”
刘协看向跟在冯玉左右两侧的甘宁与蔡勋,笑道:“甘兴霸跟你同来,还在朕意料之中。怎么连蔡瑁将军的独子,也给你拐来了?”
甘宁与蔡勋听皇帝提到自己,都再次上前见礼。
这蔡勋乃是荆州本地最大势力蔡瑁蔡将军的独子,年方十六岁。
这次冯玉领兵离开荆州,赴吴地剿匪,虽然有诸葛亮坐镇荆州,但还是要防备蔡瑁等人生事。而蔡勋年少,正是渴望建功立业、脱离父亲与家族掌控之时。冯玉思量之下,便“拐带”了蔡勋领兵前来。蔡瑁此时见侄女婿诸葛孔明做了荆州刺史,而这半年来,民生逐渐恢复,眼看着荆州是越来越好了,内心深处,与朝廷合作的想法就更多了。既然儿子愿意,蔡瑁也没有阻拦,反而还派了两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将随行,既是保护儿子安全,也是探查吴地形势。而冯玉带了蔡勋同来,也就不担心蔡瑁在荆州作乱了。
“蔡小将军,上前来给朕看看。”刘协笑着睨了冯玉一样,见冯玉乖巧站在一旁,不禁感叹玉奴进益了。
蔡勋在荆州时,曾参与过皇帝举办的宴会,只是他年幼又无官职,因此坐在末席,只远远望见高台上的人影,并不曾看清皇帝面容。
此时听得皇帝招呼,蔡勋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来,脸上透红,大声道:“末将蔡勋,奉冯都督之命,带一万精兵,前来吴地剿匪。”
“很好。”刘协笑道:“中气十足,少年了得。”
其实蔡勋的身形在同龄人中并不算出众,皇帝夸的其实是他带来的这一万精兵,这是他父亲蔡瑁的一片爱子之心。
周瑜听得一万精兵,也是眸光一动。
要知道此时精兵是极为难得的。自东汉以来,士卒多是从世代军户之家出来。但这□□之下,军户的制度已经毁的差不多了。于是前些年从长安开始,又实行屯兵。吴地也效仿长安,实行屯兵制已有一段时日。屯田制保障了士卒基本的衣食,但出来成效也还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战地工事、耕种田地、日常训练等各方面的组织上,需要精密的管理,这就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而吴地在实行屯田制之前,最矫健的青壮都已经被豪强大族搜罗了去,成为了部曲私兵。后来屯田制养下的士卒,要出精兵就难很多。
这是吴地士卒资质现下还不高的原因。
在此之外,这次吴地剿匪,是要往山林中去的,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陆军。而吴地最优良的,却是熟悉水上作战的水军。
所以吴地要剿匪,就需要及时大量补充精良的路上步兵。
而荆州持节都督冯玉奉召而来,带来共三万兵马,其中冯玉亲领一万,甘宁领一万,蔡勋又领一万,都是精良的步兵,正是吴地当下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