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24)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让他吃县学的大锅饭,他宁愿就着咸菜啃馒头。
  而且别说大锅饭了,就连附近其他食店的吃食,也没有以前吃着那么香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
  “丰夫子、项夫子,您二位来了!”
  邱川站在门口招呼来客,一看见熟面孔就飞快迎上去,给人领座。
  “靠窗的两个老位置给您二位留着呢。”
  两人顺着邱川指的方向看过去,见确实是他和项夫子常坐的位置。
  “难为你有心。”
  两人喜滋滋地走过去坐下,各自熟练地掏出一张饭票。
  “你们家食肆何故关了好几日?”项夫子问了一嘴。
  邱川答以虞九阙生病的说辞,二人本能地因此往柜台那边看了一眼,恰好与虞九阙对视。
  小哥儿并未惊讶,只是笑着同他们颔首致意,丰弘阳和项夫子也回之以礼。
  “还是老样子,两份套餐,所有的菜色我们都要。”
  这就是丰弘阳找项夫子当饭搭子的意义,两个人都没什么忌口,也不挑食,每天秦记的六个菜,他们各点三个,上来后自己选其中一份,至于其它的也能尝上一口。
  “好嘞,二位稍等,马上就来。”
  套餐的菜都是现成的,很快邱川就先送来了一壶茶水、一小碟凉拌藕片,下一趟,送来的则是两个餐盘。
  丰弘阳已经迫不及待地夸起来,“你们家这个藕片拌得好。”
  项夫子也连声附和。
  一碟不要钱的小凉菜,不仅好看还好吃,真是不怪秦记食肆能挣到大家伙的钱。
  这银子,他们掏得是心甘情愿!
  各自尝了尝藕片,再去看套餐。
  因二人每回来都是盲点,故而都是端上来后邱川再一一报一遍菜名。
  “这边这一碟,分别是酿肉圆、炒合菜和糖醋藕丁,这边则是椒麻鸡、红烧茄子、油焖千张。”
  又多了几样没吃过的菜,两人咽着口水,赶紧吃起来。
  “这个肉圆里还有香蕈。”
  “糖醋藕丁原来是这个味道,以前只知道糖醋鱼、糖醋里脊,没想到还有糖醋藕丁,真是下饭。”
  “这个红烧茄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茄子。”
  “我听说茄子要做得好吃,就要多多放油,咱们平常在家里做,怕是真不如人家食肆舍得。”
  “可不,咱们县学里的饭堂,更是有点油花就不错了……”
  两人正说得兴起,身后突然想起一声咳嗽。
  项夫子正吃得开心,听见后略带一丝不耐地回过头——
  然后差点把饭粒子喷出来。
  “大……大……”
  他一个字憋了半天没憋出来。
  随后意识到此事不宜声张,又艰难地和口中的饭一起咽了下去。
  丰弘阳更是刚塞了一大口饭到嘴里,正徜徉在红烧茄子带给他的快乐当中,回头看见县学教谕大人的熟悉面孔,好险没把自己呛死。
  邱川远远望见这两位夫子脸红脖子粗,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赶紧过来查看。
  两人纷纷推说自己吃得太快,不小心呛住了。
  “我给二位夫子再添一壶水。”
  他拎走空了一半的茶壶,看向站在一旁的人。
  奇怪,这位食客是何时进来的?
  “客官您好,您几位……可是认识?”
  邱川察言观色地本事已不错,他一眼就看出面前夫子打扮的老者,和两个县学夫子有牵扯。
  县学教谕莫正,已过知天命之年。
  他低头看向食肆的小伙计,背着手和蔼道:“小二,他们要的这个餐食,也给我来一份。”
  邱川挠挠头,“这位客官,您具体要哪三道菜?”
  他说完菜名,莫正顿了顿道:“那我就要肉圆、茄子和千张。”
  上了岁数的人,就爱吃些容易嚼的东西。
  鉴于这三人认识,正好旁边空出一个四人桌,邱川热情地邀请他们过去坐。
  丰弘阳和项夫子欲哭无泪,只得跟着坐了过去,餐盘里的饭还剩一半,但已经不敢吃了。
  莫正比他俩自在多了,正端坐桌前,打量这间小小食肆。
  “原来这就是你们常来的秦记。”
  丰弘阳和项夫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见了忐忑。
  但县学并无规定,道是夫子不能午间外出吃午食。
  因此两人的第一反应,是在别处犯了事,可他们能犯什么事呢?
  冥思苦想之际,莫正点的那份饭已经上来了,同样也得了一碟免费的小菜。
  “你们两个愣着作甚,菜都凉了,快吃。”
  莫正欣然拿起筷子,招呼了两名夫子一句后,便细细品尝起来。
  县学教谕莫正,乃是从齐南县走出的“同进士”。
  也就是说,是在科举中考到最后,得以殿试的佼佼者。
  但“同进士”与“进士”一字之差,待遇差之甚远。
  毕竟一国之中,官职着实有限。
  像是殿试前三,可留京入职。
  二甲出身的“进士”,大多被派往地方,成绩不好的末流,只能从七品小官熬起。
  三甲出身的“同进士”那就更不必提了,只能跟在二甲后面捡漏。
  因此莫正这把岁数了,仍旧只是一个县学教谕而已,但他对此并无什么不满。
  大雍素来重视科举,县学掌一县文教,网罗的皆是一县之内最为有才华的年轻人。
  他虽寒窗苦读数载,也曾怀报国之志,但在见识过官场倾轧后,深深认识到自己就在这个芝麻大的位置上致仕,未尝不是一种福气。
  近来唯一的烦恼,就是年前府城新派下来的鲁训导。
  说不好听点,那就是个关系户。
  县学之中,教谕掌教学,训导掌政财。
  鲁训导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几个亲戚安排进了县学饭堂。
  从此之后,本就味道不怎么样的县学饭堂,变得更加难吃。
  眼看再过几个月,今年的乡试就要开考,因家境原因,只能吃饭堂的县学生员们却还个个连肚子都吃不饱。
  终于有人忍不下去,告到了莫正眼前。
  莫正此前不用每天守在县学,就算是在,也有家人送饭,因此从未去过饭堂。
  得了消息后,他才去饭堂看了一眼……
  确实看起来殊难入口。
  将此事告知鲁训导,鲁训导却只会哭穷,说什么拨下来的银子太少,不这样做哪里够用。
  莫正本来不愿和鲁训导对上,县学上下都知道莫教谕是个老好人,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
  但饭堂这事,鲁训导实在做得太过。
  那些食材简陋如此,想也知道多出来的银子都进了谁的口袋。
  生员们吃不好,哪里还能专心钻研学问,考出好成绩?
  届时乡试的结果不好看,打的是他们整个齐南县的脸。
  莫正开始调查此事后,便得知县学内的夫子常来附近的“秦记食肆”用午食。
  一些有小厮使唤的学子,还会让小厮买了送进学堂。
  他正为县学午食心烦,因而特地没让家里人送饭,溜达过来,想要看看。
  尝过几口,莫正意识到为何这里明明和县学还有一段距离,却能引得夫子们牺牲午间休息的时间,过来用饭了。
  说句粗鄙之语,那县学饭堂的餐食拿到秦记,怕是人家后院的狗都不吃。
  再说丰弘阳和项夫子。
  他们原本对着莫正食不下咽,如坐针毡。
  但渐渐发现莫正一门心思吃饭,压根没有搭理他们俩的意思后,他们当然也不舍得浪费,也迅速埋头吃起来。
  由于秦记的菜味道实在太好,吃着吃着,就沉浸其中,顾不上忐忑了。
  一顿饭吃罢,伙计又送上漱口的清茶。
  莫正已经在想,不如以后他也不必让家人送饭,转而来秦记吃算了?
  思及此处,他忽然灵光一闪。
  只是有些话在外不宜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