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77)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把刚刚捞出来的香料下锅,慢慢炒,炒到兔肉焦香。”、
  高阳依言照做。
  锅内一共是两只大肥兔,切出的兔肉丁堆了满满一锅,高阳挥舞着锅铲,表情一丝不苟。
  干厨子这活,光有手艺不行,还得有体力和耐力。
  高阳是个合格的厨子,不因自己已有的本事而自矜,面对比自己年幼的秦夏,也乐意虚心学习。
  又因为他之前是正经的酒楼庖厨,从学徒一路爬上来的,基本功扎实,秦夏和他一起很是能说得上话。
  不知翻炒了多久,香味勾得府中养的狗都摇着尾巴聚集到了灶房门口,高阳看着差不多了,忙请了秦夏过去道:“掌柜的,您看这兔肉炒成这样行不行?”
  秦夏来到锅边。
  只见锅中有油而无水,兔肉比起刚下锅时小了两圈,他点了点头。
  “成了。”
  高阳咧嘴笑道:“那我就接着往下做。”
  收尾的一步是冷吃兔的精华——加辣椒。
  干辣椒段不去籽,一遇热就呛得人睁不开眼,酱油、蚝汁、一勺花雕、一块冰糖,火辣辣的一锅,还没吃,光闻味,就能惹人发上一身的汗。
  出锅装盘,撒白芝麻点缀,秦夏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袖子,发觉也和辣椒一样呛人。
  晚食的另外几道菜留给高阳自行发挥,算是一场小小的考校,他则看了看时辰,先行回屋换了身衣裳。
  “相公,我回来了。”
  虞九阙辛苦一天,进了和光院的院门方能松一口气。
  尤其远远就闻见了饭菜的香味,只觉得自己能一顿吃下五碗米。
  秦夏从里屋出来时,见到的就是正蹲着和大福玩贴贴的虞九阙。
  “晚上吃什么?”
  他仰起头,噙着一抹笑意问秦夏。
  “有紫苏樱桃鸭和冷吃兔,其余的就不知道了,我让高阳随便做。”
  等他也换完衣服出来,一桌菜已经齐了。
  除却秦夏上了手、指点过的两道菜,另有油豆腐焖肉、上汤豌豆苗、鱼香茄子。
  虞九阙午食都没好好吃,饿得不轻,话没说两句,先往嘴里扒了两口饭。
  紫苏樱桃鸭这道菜,光是听名字就招人喜欢,吃起来甘美香醇,在樱桃的酸甜之外,他还尝到了一种说不上来的香料气,想来应当是紫苏了。
  吃完甜的再吃辣的,冷吃兔里放足了辣椒和花椒,吃得人嘴唇和舌头都麻酥酥的,直吸凉气,“嘶哈嘶哈”个没完没了,照旧停不下来。
  秦夏则着重尝了高阳主厨的三道家常菜。
  油豆腐切成两半,勾了薄芡,一咬汤汁流出,相当下饭。
  上汤豌豆苗里加了咸鸭蛋和皮蛋,豆苗翠绿,汤色金黄。
  鱼香茄子炸时的火候略微差了些,秦夏清楚,这是他要求比较高。
  单论常人的舌头,这道菜足以在酒楼上桌。
  虞九阙吃完半碗饭,成功顺了气,秦夏不得不提醒他细嚼慢咽。
  “你这成日里到了饭点没得饭吃,回来又狼吞虎咽,早晚把胃吃坏。”
  虞九阙嘴里还塞着菜饭,腮帮子鼓鼓的,嚼了一顿才咽下去。
  “佘公公退了后,司礼监换了一批人上来,虽说是我的班子,到底用得不那么顺手,等理清了多少能好些。”
  说罢又道:“回来饿昏了头,差点忘了,那玄武街上的铺面已经查明白,确实是清清白白。相公你怎么想,可是就定了那里?”
  秦夏给虞九阙盛了一碗豌豆苗,放在他面前,思索片刻道:“就定下吧。”
  他确实偏爱那片荷塘。


第96章 酒楼命名
  签了契书, 交了一年的租子,玄武街的铺面正式暂归秦夏。
  高阳有了用武之地,带着邱川和雇来的两个婆子, 以及督公府上暂且借过去的帮手, 开始从里到外的打扫这个尘封多年的小楼。
  这样的动静自然引来了周围商户以及过路人的注意。
  “那赌坊的铺面, 竟是赁出去了?谁这么大胆子, 也不嫌晦气。”
  “早先好似见了一对夫夫跟着牙人来相看铺面, 兴许就是他们租的。”
  最先开口的香铺掌柜撇撇嘴。
  “八成不是盛京人,被那牙人忽悠几句就上了钩。他但凡来找咱们打听打听呢?咱们总不至于坑了他去。”
  “嗐,等他惹了麻烦就知道咯。”
  “我倒还怕这麻烦牵连到你我。”
  很快香铺来了上门的客, 那掌柜便暂时止了话头。
  铺子脏乱差到那个地步, 要想收拾出个样子也非一日之功。
  秦夏认为铺子内的结构不需要大改, 只需在细节上稍加整饬。
  再置办上新的桌椅板凳、灯烛彩饰、挂画摆件, 大抵也就差不多了。
  和先前开食肆一样,他这几天都守着书房的桌案,在纸上绘制“设计图”。
  虞九阙每日晚食过后,都会帮他一起参谋。
  在点什么灯这件事上,两人就商讨了好一阵子。
  “京城像样的酒楼, 用的都是琉璃灯,较之普通的竹木灯、绫绢灯更明亮。”
  秦夏在纸上标注了两笔道:“琉璃灯档次上乘,耐不住价昂。”
  当然这笔银子他不是出不起, 只是做生意的人, 一分一毫都要算清楚, 所谓能省一点是一点。
  若灯用琉璃灯,难免超预算, 这笔钱他得从别的地方留出来才好。
  哪怕曾经立下宏愿,要剑指“三大楼”, 但秦夏打骨子里瞧不上那三家撑着纸醉金迷的壳子,却连基本的吃食都做不好吃的行径。
  他埋头写字,身边的小哥儿却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虞九阙从藏在多宝架之后的暗格里,取出了一只匣子,推到秦夏面前。
  “这些都给你。”
  秦夏不明所以地打开匣子。
  好家伙,里面居然是一叠银票。
  有一百两一张的,也有五十两一张的,粗略一看,怕是也有小一千两。
  “这些是?”
  他以为虞九阙领的俸禄和得的赏赐,都是入府中公账的,不然这偌大的府邸靠什么来养?
  虞九阙朝他眨了眨眼。
  “这是我这些年攒的私房钱。”
  生怕秦夏误会,他补充道:“你放心,我从没收过旁人的孝敬,这些都是我过去使了本钱,借着有些门道,倒换来去生了些利。”
  他同秦夏讲,自己过去是怎么赚钱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赚取差价。
  市面上的各色物什,价钱皆都是应时而变,除了盐铁乃朝廷专营,波动最厉害的往往是吃、穿两样。
  吃就是粮食,穿就是各类布匹织物,以及制成它们的原料:丝、棉、麻等。
  虞九阙一早就在物色能令钱生钱的法子了,靠内侍那点俸禄,实在是没有盼头。
  他是能在宫内行走的人,纵然最初身份不显,但多少漏出一点无伤大雅的消息给宫外的商贾、牙人等,也足够他们嗅一嗅风向,继而投桃报李。
  这群人深知哪里有挣钱的路子,比如何地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就迅速买入,再用船运去粮食歉收而粮价上浮的地方,一来二去,银子就来了。
  虞九阙不用出面,只需拿点本钱出来,到日子回收。
  他就是靠这个法子,攒了第一笔小金库。
  再往后,钱生钱,利滚利,路子就更广了。
  “攒了这么多年,舍得都给我?若是我给你花光了呢?”
  他看着匣子里的银票,都出自分号最多的大通钱庄,上面标记着年份,最早的一张,票面都微微泛黄了。
  透过这些纸页,仿佛能窥见虞九阙在宫里的十数载岁月。
  虞九阙毫不在意。
  “我的人都是你的,何况银票。”
  他过去挣钱、攒钱,是为了日后出宫能买一个小院,买两个下仆,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现在他有了秦夏,就有了家,这些钱给谁用,花在何处,又何需在意。
  “等你花完了,我再去赚。”
  秦夏忍不住笑。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