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62)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他手指多在上面转了几个来回,小哥儿就受不住了,扒着桶边求饶起来。
  箭在弦上时,秦夏习惯性地忍着要撤,虞九阙却倾身迎合,肤白如玉,勾人夺魄。
  “我现下身子养好了。”
  意味不言自明。
  过了好一阵。
  水面终于不再大力摇晃,渐归平静。
  秦夏束起的头发微湿,率先披衣出来,顺手捞出了浑身发软的虞九阙。
  他替人包好头发,深觉闹得有点过了,只担心会着凉。
  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一盏姜茶。
  “加了红糖的,不难喝。”
  他哄着虞九阙喝了半碗,剩下的自己咽了。
  姜茶下肚,确实手足回暖。
  头发擦干后,虞九阙满足地窝进秦夏的怀里,裹着棉被,倚在床头说话。
  秦夏给他看一千两的银票。
  虞九阙则悄悄告诉他,“皇上赏了宅子,我离京前去看了,很大。”
  秦夏眨眨眼,“有多大?”
  虞九阙勾唇,像只猫儿。
  “朝臣的宅子按照品阶而分,都有规制,不可僭越,我现下算是三品,在内侍里是到头了。皇上为显殊荣,赐下的却是从前二品大员空出的宅院,足足四进。”
  至于宅子为何空出来,八成是那二品官获了罪,家都被抄没了。
  这种差事一般都是东厂的厂卫去做,秦夏怀疑,上面赐下来的这个宅子,指不定是虞九阙自己挑的。
  一问,还真是。
  至于为什么选这处,虞九阙的理由却是:“我看好后花园有个很大的池塘,引的是京中的活水,以后大福去了,可以随便游。”
  秦夏感慨,自己当初给大福画的“饼”,转过几月还真的实现了。
  这般聊到睡前,进京的日子也敲定了。
  ——
  雀林街的铺子,当初一下子交了一年的租子。
  现在即将提前快两个月空出来,秦夏也未让宋家退银钱。
  “本就是我们违契在先。”
  宋冬灵见秦夏着实不想收这几两银子,只得让管事收了回去,同时有些遗憾道:“二位此番去了盛京,以后怕是就难见到了。”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秦夏朝宋冬灵拱了拱手,“我们夫夫二人虽要远行,秦记的生意却仍在此地,日后少不得还要三小姐多多照拂。”
  宋冬灵浅笑颔首。
  “这是自然的。”
  她看得出秦家夫郎恐不是一般人,秦夏虽只是个庖厨,可是能将食肆、糖果子、私酿果酒三样生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经营地风生水起,也非池中物。
  盛京是何等地界,哪里是说去就能去的?
  但凡说出想去的人,必定有所倚仗。
  和他们交好,断然不会有错。
  了结了铺面的事宜,两家店外也都正式贴上了告示。
  秦记食肆写明半月后将关张停业,秦记食堂则是迁回旧址。
  离别在即,虽只是一间食肆,可淡淡的愁绪却也在鹤林街周遭蔓延开来。
  丰弘阳叫上几个县学夫子,选了个晚上的时辰,进门点了一大桌的菜。
  要说近来最失意的人,非这群读书人莫属。
  去年年尾的国丧,对于普通庶民而言,最多是像柳豆子这般,纵然比较倒霉,婚事正好赶在那三月之内,最坏的结果也只是等一等而已。
  但对于读书人而言,一概科举考试却都会因此延后。
  像是乡试,本就是三年一回,遇上国丧,时间更长,不知多少人的前程,要因此被耽搁了。
  他们这些夫子,虽说都绝了科举谋官的心思,一心向学,却也难免共情手下苦读多年的学生们。
  这样的愁绪,叠加上秦记食肆将要关张的“噩耗”,各个都抱着酒壶,喝起来不愿撒手。
  秦夏也跟着摇头,去后厨嘱咐庄星做了一大锅酸辣汤,让邱川送去给他们解解酒。
  余下的时日里,秦夏和虞九阙一点点安排着离开前的琐事。
  郑杏花已经答应了之前秦夏的提议,打算接手食堂,担起掌柜的职责。
  先前雇来的账房,现下每日都拿出一段时间教这些伙计们识字,郑杏花也在认真跟着学。
  另外,邱川和邱瑶是要跟着去盛京的。
  两兄妹在城内无甚牵挂,只在走前提着香烛纸钱和亲手做的饭菜,去娘亲坟前磕了个头,又对着招财和小虎依依不舍了好一阵。
  回头再看家中。
  放眼望去都是旧物,几乎没什么需要带走的,收拾来收拾去,也只有两身秦夏的衣裳。
  带着也只是为了路上有得换,去了京城,定是要重新置办。
  后院的母鸡绑了翅膀送给了对门韦家,家里的钥匙多打了一把搁在方蓉那里。
  “院子里的狸奴都在其中住惯了,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走,往后还要辛苦干娘每日去站一站,给它们添点食水,要是有人家乐意来聘,能带走也是好的。”
  方蓉攥着钥匙,心里头五味杂陈。
  “我既觉得你们去了盛京,是好事,是去挣好前程了,又觉得往后不像现在,走几步路就能见上面,总归怪寂寞。我是黄土埋脖子的人了,只盼着你们莫忘了我这个当干娘的,得了空,便回来住上一日两日,能多见一面,我就知足。你们的院子不用愁,我隔三差五就去打扫,灶火也要定期烧一烧。”
  秦夏劝她道:“干娘说得哪里话,豆子刚成了亲,往后和夫郎一起孝敬您,您的福气还长久着。什么时候您抱孙子了,要紧给我们递信儿,我这个做大伯的,总得表示表示不是?”
  木已成舟,方蓉也知多说无益。
  她只当九哥儿家里显赫,容不下自家哥儿远嫁,秦夏又是有能耐的,故而要为此去盛京立家业。
  反正秦夏是个汉子,也不是进京倒插门的,横竖吃不了亏。
  “好,你们既这么说了,那到时有了喜信儿,定要让你们知道的。”
  说起儿子和儿夫郎,方蓉脸上顿时挂上笑模样。
  这天晚间,小两口留在柳家用饭。
  秦夏张罗了一桌好菜,聚在一起,吃得热闹。
  虞九阙和孟哥儿说了好些话,送了对方一支簪、一支钗、两块绸帕子,算是全了作为妯娌的礼数。
  只是孟哥儿并不得知,他面前这位妯娌哥儿,是何等的大人物。
  十几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眼看食肆、酒坊和品饴坊的三处生意都安排妥当,回京的马车也整装待发。
  一个春风微凉的清晨,秦夏和虞九阙给秦家的大门落了锁,抱起大福,作别一干前来送行的亲友,正式踏上前往盛京的路途。


第87章 零嘴小鱼干
  虞九阙来时骑马, 回去时为了秦夏,改乘马车。
  他们这一路也未亮明身份,因而不住官驿, 只住寻常客栈。
  由于带着邱川和邱瑶两个仆从, 和几个厂卫扮作的护卫, 倒像是一对家境不错的普通夫夫北行探亲。
  对此秦夏其实是有疑虑的。
  他总觉得皇上不会那么好心, 乐意给虞九阙放半个多月的假期, 只为让他回齐南县和自己团聚,再一道返京。
  只是旁敲侧击地问了两回,虞九阙都没正面回答。
  秦夏略有猜测, 自此按下不表。
  马车内。
  因空间宽敞, 两人的长腿也不至于无处安放, 是以坐得舒适。从齐南县往盛京的一路上没有什么穷乡僻壤, 故而也不算太过颠簸。
  再看座位上铺着的软垫,香炉里燃着的熏香,一水儿十足十的富贵做派。
  秦夏兜里有钱不假,但却是第一次这么“享受”。
  当然,相较于其它, 眼下他最享受的,无疑是夫郎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一件事。
  虞九阙也同样。
  这会儿堂堂当朝督公正倚着车厢斜坐,背靠着秦夏, 面前是一封刚拆开的信件, 他垂眸阅过, 看得专注而仔细。
  如果不是嘴巴一直在动,吃着秦夏投喂的烤鱼干的话, 这副模样倒有些像在司礼监当差的时候了。
  鱼干是小银鱼做的,洗干净后刷油, 撒上葱蒜,倒上一丁点酒,佐以盐、糖、花椒、胡椒、酱油等腌上一个时辰,好了后平铺在平底的铁锅上,烧小火,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慢慢地烤。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