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25)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都是不便宜的东西,加在一起花了小二百多文。
  “腊八粥”的习俗自前朝起即成了定规,不过叫法多有不同。
  因最早起源于寺庙施粥以纪念佛祖成道,故而民间常有称呼其为“佛粥”的。
  而原先还只是七宝五味,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里头的料越加越多,现已要凑八宝了。
  至于“八宝”是哪八宝,各家各户习惯也不相同。
  像是秦夏,就配了白米、糯米、薏米、红枣、红豆、桂圆、莲子、花生。
  除此之外,也有人家多放米,或是多放豆,放冰糖、或是放红糖。
  为了晨起熬粥,八宝米豆里除了红枣,其余的初七晚上就泡入水中。
  如此转到次日,更容易熬得软糯。
  俗语讲“过了腊八就是年”,有过年这根萝卜在前面吊着,实在是让人做什么都有力气。
  从柜子里找出砂锅清洗,秦夏点了火之后,先用它滚了一锅水。
  届时开水下米,省时省力。
  甜粥正好当早食,配点什么吃也需要考量。
  一桌甜的未免腻口,秦夏思来想去,打算简单做几个手抓饼。
  面粉里加水搅拌,倒入菜油,揉成面团,放在一旁饧上片刻。
  复拿出一只碗,调拌油酥。
  依旧是面粉、少量盐与五香粉,和一和倒入热油,如此便成。
  砂锅里的水恰好也开了,秦夏准备下米,听得外头虞九阙一声唤。
  “相公!”
  话音尾调上扬,好似有什么喜事。
  秦夏把米豆放回原处,甩了甩手上的水出了灶房,一眼看到从后院喂完鸡的虞九阙噙着笑,快步走来。
  “相公你看!”
  只见他白皙的手掌心里,赫然有一枚圆溜溜的鸡蛋。
  秦夏同样惊喜。
  “竟是开始下蛋了?知道是哪一只么?
  虞九阙笑容深深。
  “是身上带几个白点子的那只,原就觉得它胆子大,恐怕会先开始下蛋,果不其然。”
  秦夏把鸡蛋放在手里盘了盘,展颜道:“这是好兆头。”
  两人相视一笑。
  回灶房煮上米,虞九阙照看着火候,手上没闲着,捧了几个蒜头在剥。
  腊八除了喝粥还要腌蒜,用醋泡了蒜米,年三十时变得翠绿如翡,正好拿来配饺子。
  他们两个吃不了太多,不过是图个应景,秦夏的意思是剥上一小罐就行了。
  大福早早被放了出来,在院子里溜达一圈,大概是受了冷,嘎嘎叫着攀上灶房的门槛。
  看这里好奇,那里也好奇,最后停在虞九阙的脚边,用嘴去叨大蒜皮。
  秦夏看它一眼,指了指灶台上的一个小碟子。
  “我给大福也留了点八宝米豆,一会儿咱们喝粥,让它吃这些,也算是过节了。”
  虞九阙含笑应了声好,任由大福蹦进蒜皮堆里扑棱翅膀。
  两刻多钟后,砂锅里豆子渐次开花。
  秦夏铺开大案板,拿出擀面杖,开始做手抓饼。
  一个面团里揪出十个面剂子,用油抹得光光的,擀成又大又薄的面饼,刷上一层油酥。
  把油酥朝上,将面饼卷成细条,盘成一个圈,再擀成差不多的大小,就是手抓饼的饼胚。
  等一摞手抓饼烙好出锅,腊八粥的香气已盈满一室。
  独苗苗鸡蛋被秦夏用烙饼剩下的油做成了煎鸡蛋,和另外几个煎蛋一起放在碗里,端去堂屋。
  “莲子和桂圆都是安神的,你要多吃。”
  两人一人一碗粥,秦夏给虞九阙递了勺子,又教他怎么吃手抓饼。
  饼皮里刷点酱,加一个煎蛋,一根自家做的粉肠,两片洗干净的菜叶子,卷成一个卷,一口下去,甭提多满足。
  虞九阙则是先喝了几口粥。
  粥熬得浓稠,勺立而不倒,舀一勺子细品,米豆仿佛在唇齿之间化开了一般,真真是香甜可口。
  秦夏瞧他喜欢,“做了不少,晚上还能再吃一顿。”
  虞九阙颔首,这样好喝的粥,别说再吃一顿了,再吃几天他怕是也不腻。
  喝完粥,嘴里甜丝丝的,就想吃口咸的。
  学着秦夏那般卷了一个饼,里面的煎蛋还是后院母鸡新下的蛋做的。
  虞九阙不愿独享,愣是分了半个给秦夏。
  按理说都是鸡蛋,哪有什么高低之分。
  可两人平白就觉得,还是自家的母鸡下的蛋更好吃。
  临走前,秦夏不忘把蒜米泡入陈醋,还在里面加了不少糖。
  最后封上罐子,搁进灶房的橱柜,等待下一次的启封。
  ——
  六宝街上,熙熙攘攘。
  道两旁开始有了卖桃符、门神画和现场写春联的摊子,秦夏还看见了做花饽饽的模具,有寿桃、小鱼、元宝、福袋、银锁等,雕刻地颇为精细。
  有个卖此物的老伯像货郎那样,挑着担子沿街叫卖,一个八文,两个十五文。
  秦夏令虞九阙选了两个他喜欢的,过年好做一些花饽饽,送人也吉祥。
  虞九阙犹豫了半天,最后要了元宝和福袋,既是做生意的,总爱讨些口彩。
  老伯收了银钱,笑呵呵地说了句“恭喜发财”。
  卖糖糕的尤哥儿,今天是带着家里的幺哥儿来的,看得出他很宝贝这个孩子,没因为是个哥儿就不上心思。
  为了哄娃娃,尤哥儿也叫住那老伯,买了一个小鱼、一个银锁。
  家中两个孩子,大郎单名一个余字,幺哥儿单名一个锁,正好一人一个。
  他现在沾了秦家食摊的光,不仅能多卖不少糖糕,秦夏还把炸煎饼果子里“果子”的差事给了他。
  说是因为他卖炸食有经验,也正好有油锅。
  因此他现在每天都在家炸上一批“果子”,送来给秦夏,又多了一笔几十文钱的进项,也舍得在年关上花些闲钱,买点不是那么必要的东西给孩子。
  小锁哥儿拿到木头模子,非要和虞九阙的比一比。
  趁着摊子上无客,虞九阙蹲下来陪他玩儿。
  这边两个家人说着话,其乐融融,衬得秦家食摊挨着腌菜摊子的那头,分外冷清。
  尤哥儿揣着袖子,踮脚朝那边瞅了一眼,小声同秦夏和虞九阙道:“他家的生意是越来越差了,上回你们不在,没瞧见,有人回来找他,说是在他这买的腌菜都长毛了!要不是赶紧赔了人家钱,怕是要闹到街道司。”
  秦夏和虞九阙面面相觑。
  不得不说,能在冬日里让腌菜长毛,也大小是个本事。
  “我以为他们家在此摆摊许久了。”
  言下之意,是不该犯这种错。
  尤哥儿撇嘴摇头,“你们有所不知,先前是这小子的娘在这里卖,后来有一回那妇人扭了腰,从此就换了她儿子。”
  看来是坏了老一辈做下的口碑,秦夏暗自唏嘘,有些替从前那名妇人惋惜。
  尤哥儿最后提醒他俩道:“总之也没什么和他打交道的必要,这人我早就瞧着心术不正,怕是还有些眼红你们生意好。”
  这就奇了,两家压根做的不是一类主顾的生意。
  只能说有些人总是自己不行,还怨路不平。
  “老板,来一份烤冷面,加粉肠!”
  没闲上片刻,又有人来点菜。
  秦夏应了一声“好”,虞九阙摸了摸小锁哥儿的脑袋,自回了摊子后算账。
  一会儿的工夫,卖出去烤冷面和煎饼果子各数份。
  还有一个穿着破旧,看着有些油腻腻的老头领着一个三四岁光景的小子,过来单买了一根粉肠。
  虞九阙注意到那小子指甲里都是黑的,还搁在嘴里嘬,看得人心里难受。
  “拿好,留神别烫了嘴。”
  虞九阙把不辣的粉肠递过去,老头接了,领着小子离开。
  每日摊位上来客不断,什么人没见过,对于将什么吃食卖给了谁,二人并未放在心上。
  此时谁也没料到,正是刚刚递出去的其中一根粉肠,平白惹了事端。
  未时末,准备的食材皆都卖得差不多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