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42)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他一个人连吃两大碗冰粉,不顾形象,一顿呼噜。
  “吃了你的饭,我觉得过去几个月自己过得都不是人的日子。”
  他向后靠在椅背上,两眼放空。
  “家里人天天劝我一把岁数了,少出去闯荡,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我说闲不住。现在却觉得为了能吃到秦记的新菜,我也不能一走好几个月了。”
  秦夏给他斟酒。
  酒是肖守这次特地运回来卖的北酒名品,号称“内府酒”,出自盛京的大酒坊。
  “那群盛京的老小儿,眼高于顶,认人不认钱,因为人家在天子脚下,不缺钱。我磨破嘴皮子才得了几十坛,都不舍得卖,打算留下十坛埋在院子里,逢年过节地就启出来一坛。”
  肖守眉飞色舞说着自己去盛京的见闻。
  秦夏适时捧场,“这个内府酒,为何敢叫这个名字,真是宫里传出来的酿造手法?”
  肖守咂一口酒道:“听说是的,具体谁也不知道,不过这酒滋味确实不一般。”
  他感慨,“酿酒真是挣钱,毛利高得很,说出来吓死人,一份酒曲传家,能保子孙长久富贵!我要是有这个本事,才不拉扯什么商队,一年四季吃风吃沙子。”
  他随口一提,不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话题转过,秦夏有心打听点盛京消息,给肖守递上话头。
  他这样的人,去了盛京肯定没少请达官贵人应酬,边边角角的各色消息,八成装了一肚子。
  这位大掌柜没让人失望,还真东拉西扯地讲了不少。
  雅间里没别人,也不怕隔墙有耳,肖守喝红了脸,神秘兮兮道:“你可听说过本朝太子的事?”
  说罢没等秦夏答话,就自己讲了下去。
  “太子出身嫡长,早早就立了储,贤名在外,几年前突然被废,咳……那会儿还有天象现世,都说太子是真龙!”
  秦夏知道此事,不过不是听说的,而是当初看书看到的。
  正因为这个“真龙天象”,正值壮年的皇帝才会忌惮自己的亲儿子,生怕自己还没在龙椅上坐够,就被人撸下去。
  “结果我这次去盛京,正赶上皇上自京郊避暑庄子提前回宫,好些人亲眼看见平王伴驾。哦,平王就是以前的太子,他被废之后,得了这个封号。”
  被幽禁多时的前太子为何会突然高调出现在人前?
  盛京城内众说纷纭,肖守听来的说法玄而又玄。
  “避暑庄子那地方别看是皇家园林,实际盛京的老人都说那里邪性,为什么?死人多呗。以前宫里不得宠的妃子、皇子,都被打发到那里去自生自灭,有的过不下去,有上吊的、有投井的、还有沉湖的,大雍立国至今,你说哪里得死过多少人?啧啧……”
  肖守又闷一口酒,越说越兴奋。
  “他们说啊,这次太后跟着皇上去避暑庄子,就被先皇废后的鬼魂缠上了,是平王殿下毅然而出,剑斩凶魂。太后老人家一看,我这大孙这么孝顺,可不得发话保他?”
  秦夏:……
  “大孙”这个词一出,皇家秘辛一下透出一股子隔壁老王家八卦的味道。
  再往后,这个故事就越发离谱,就差编到王母娘娘身上去了。
  眼看肖守醉成一滩烂泥,秦夏让他的贴身小厮回府叫马车,好把人拉走。
  时辰不早,秦夏嘱咐邱川锁好门窗,披星戴月地回了家。
  进门时,无端生出的预感指引他脚尖一转,直接去了里屋妆台。
  抽屉打开,他往里一摸——果然又得一枚新的竹筒。


第75章 两地相思(小修)
  秦夏把竹筒顺手揣进怀里, 退出屋子,先去喂家里养的小东西。
  竹篮里拿出几个凉馒头掰碎,拌进剩鱼剩肉。
  这些狸奴从小吃剩饭长大的, 没有点滋味的饭反而不吃, 秦夏一开始还专门给他们弄白水煮肉, 后来就不费那个劲了。
  来吃饭睡觉的狸奴不少, 他家的院子像个猫客栈。
  好些都没有名字, 要么叫“咪咪”,要么叫“嘬嘬”。
  饭食放下,好几只“呼啦”一下子围过来, 大福在食肆里早就吃饱了, 这会儿去喝了点水, 迈步进屋找自己的草窝, 看架势是已经准备睡觉。
  “你这日子过得滋润。”
  院子里空荡荡,秦夏在堂屋点了灯,累了一天,他不甚讲究地坐在门槛上刷牙。
  “等你小爹来接咱俩,你也跟着去盛京, 到时候买个大宅子,给你挖个有鱼的池塘,岸边建一个小别墅给你住, 怎么样?”
  他絮絮叨叨地对着一只鹅说话, 也不管鹅能不能听懂。
  这幅场景若是让外人来看, 一定会觉得怪心酸。
  秦夏说完,自己也觉得好笑。
  泼掉洗脸水, 回屋脱了外衫,只剩贴身的褂子, 他端着油灯坐去炕边,深吸一口气,这才把竹筒拿出来。
  距离上次收到信,已经过去两个月。
  手心里的竹筒就像是小儿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枚奶糖,压根舍不得吃。
  奶糖舔一口少一口,信也是看一个字就少一个字。
  直到竹筒都被捂热了,秦夏终于把里面的信纸挑了出来。
  端正秀气的墨字随着纸卷的展开,跃入眼帘。
  “事初成,待佳讯。”
  另有一行字在下端,写得更小。
  十个字的蝇头小楷,像是镌了一行花纹:思君如流水,盼君常安康。
  秦夏无声默念,几乎能想象得到虞九阙写下这几字时的模样。
  良久后,他终于舍得移开视线。
  用一枚镇纸压住纸条,指尖一下下捋过边缘。
  彻底压平后,转而从床头拿过一个小木盒,将纸条放了进去,和先前那一张挨在一起。
  晚上睡觉,木盒就在枕边放着,散发着幽幽的兰花香。
  ……
  盛京,傍晚。
  虞九阙今日休沐,宿在宫外的宅子。
  宅院仍是离京前的那一处,朴素至极。
  饶是如此,在内城中一个月也要大几十两银子。
  小院主子不在时,只有一对老仆看家。
  门房老汉是个哑巴,但耳朵极灵光。
  他媳妇同样沉默寡言,负责在虞九阙回来住时浣衣做饭。
  “大人,您晚上想吃点什么?”
  虞九阙闻声放下手里的书册,抬眼从支开的窗子望去,四下晚霞漫天。
  “你蒸个饭,其余不用忙,一会儿我自己做。”
  婆子对这个回答不意外,想着一会儿就出门买些菜蔬。
  自从她家大人离开数月后突然又现身,性子就变了些。
  不像以前冷淡,偶尔还会和她说些闲话。
  难得夜宿宫外时,最爱的就是往灶房里钻。
  婆子见虞九阙没有多余的吩咐就退下了,不多说话惹人嫌。
  天色擦黑,虞九阙总算忙完案头事务。
  他锤了锤肩膀,起身独自去灶房。
  在宫里住没有这个条件,只有出宫时能过一把下厨的“瘾”。
  他清楚自己是在借由这个过程思念秦夏。
  锅上的白饭已熟了,散发着米香阵阵。
  虞九阙在筐子里挑了个青萝卜,洗干净、刮皮,熟练地切成丝。
  猪肉也切丝,又剥了几颗蒜拍碎,下锅爆香后倒菜油,炒了一盘萝卜炒肉。
  他的刀功熟练,真做起饭来就差些火候。
  一道道工序铺排,恍若在眼前与另一道身影重合。
  另有一块豆腐,晚食前后才买回来的,仍新鲜。
  他不紧不慢地把豆腐放上菜板,切成厚片,两个鸡蛋磕破进碗,打成蛋液,裹着豆腐下锅煎。
  豆腐都下锅了,他才想起来蛋液里忘了放盐,只能过一会儿调味时再掺,就是八成没有那么入味了。
  这道菜叫锅塌豆腐,他见秦夏做过好几次,可轮到他自己做,还是总忘三忘四。
  豆腐煎完了,意料之中地碎了好几块,还有两块在火最旺的地方,有点糊。
  虞九阙有些懊恼地把它们一起铲进盘子里,刮干净锅底粘着的豆腐碎渣,又倒了些油进去爆锅炒酱汁。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