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36)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原书的男主虽是大雍现任皇帝的孙儿,看似差着辈,但按照书中的部分描述,并倒推时间线也可知晓:大雍朝当今的皇帝登基时是少年天子,至今已三十余载,眼看就要到花甲之年,在古时已算得上长寿。
  其人圣明勤政,故而在位期间,朝局稳定,四海升平。
  但到了晚年,被帝王心术浸染了一辈子,也未能逃脱古今帝王的老路,逐渐变得猜忌,连带儿子都一起防着。
  为此听信谗言,将已故先皇后所出的嫡出太子废黜圈禁。
  但即使靠吃老本,也足够保证大雍再安稳几十年。
  是以,秦夏其实暂时不用担心手里的铜钱贬值太过。
  毕竟他很清楚,未来即位的皇太孙男主也是个明君。
  只是由此不得不联想到,虞九阙后来能够扶摇直上,正是因为他在夺嫡之争中眼光独到,果断站队废太子。
  后又在太子病逝后受其临终托孤,在皇帝驾崩后成功辅佐皇太孙即位,成为摄政九千岁。
  自己的到来,不知是否会改变这段剧情。
  假如改变了,皇太孙会不会继位无望?
  想多了,人就容易纠结。
  秦夏拍拍脑门,强迫自己清醒过来。
  什么皇帝啊太子啊,都离现在的他们太远。
  赶紧把晚上要用的食材准备好,才是眼前的正经事。


第26章
  一个小食摊卖四样东西, 看起来繁琐,其实只要安排得当就不会忙乱。
  钵仔糕的五种粉浆调好,先行架上锅开始蒸熟。
  因为是第一天卖, 不确定能卖出去多少, 每种口味只先做了十一二个。
  五十个整数的拿去卖, 多余的自家吃。
  铁板鸡架抹好腌料, 交叠着放进干净的木桶, 等到走的时候刚好腌够时辰,拿出来就能直接用。
  最费时间的,其实就是拇指生煎。
  “生煎一份十个, 十份就是一百个了, 郑嫂子, 咱们暂且预备出三百个生煎皮。”
  三百个听起来多, 但郑杏花看着手里秦夏打样给自己看的皮子大小,这么小的生煎包子,小孩子都能一口吃一个,这么想来多半也是卖得完的。
  她在这里担心多,虞九阙却在担心少。
  “鸡架咱们备了五十份, 钵仔糕五十个,生煎三十份,酸辣粉也不多, 够卖么?”
  他对了解自家食摊那些回头客的, 但凡不是第一次来的, 上了什么新东西都会问也不问地点个遍。
  算起来,备下的这些食材也就够供应几十号人的。
  秦夏表示自己心中有数。
  “今晚是第一次出摊, 一来是需要摸清夜市的路数,生意一定比白日里好不假, 但能好到什么程度却不好说。二来,我本是有意做少一些的,为的是限量。”
  虞九阙忖了忖这两个字,似乎明白了一些。
  秦夏觑着他的神情,多解释了几句。
  “备的数量少一些,假如人气不如意,不怕浪费,假如人气超出想象,也不必担心。咱们对这些吃食的口味有信心,保管那些买不到的人回了家还惦记,若是真想吃的,第二天、第三天,难免会赶早再来,这样摊子前可不就热闹起来了?”
  虞九阙这回是当真悟了,笑道:“的确是这个道理。”
  上街买东西的人都有凑热闹的心理,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因为意味着那处摊子上要么东西好、要么能占便宜。
  秦夏轻挑眉梢。
  这些倒算不上是所谓的现代智慧,从古至今做生意的人,为了给自家生意造势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秦夏自觉比起那些请人当托,或是故意慢悠悠地做以显得队伍很长,吸引更多人来购买的商家,实在是有良心多了。
  考虑到人手不足,怕出摊时耽误事,秦夏事先包好不少生煎,挨个放在笸箩里,撒上干面粉防粘。
  在他的要求下,郑杏花把生煎皮擀得很薄,这样的皮子到了秦夏的手上,三两下就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好似花朵的生煎包。
  那内馅不仅是肉的,还掺了鸡汤肉冻,摆进酒楼也不露怯,足以上得了席面。
  “怪不得叫拇指生煎,东家好手艺。”
  郑杏花虽然和面、擀皮这些不在话下,但都是寻常的灶头功夫罢了,作为当家媳妇不会这些,是要被人耻笑的。
  她也是头一回见识到有人能把吃食做得如此精细,堪称巧夺天工。
  就算吃不起,光看两眼,她也觉得不亏了,这可都是见识!
  手上正忙着,说好先来秦家汇合,天黑后一起去夜市的柳豆子已上了门。
  “小夏哥,你这有什么我能帮上的,都交给我!”
  柳豆子一来就找活干,秦夏让他擀了几个生煎皮,不是太厚就是太薄,实在比不上郑杏花,索性指挥他去配酸辣粉的调料。
  这东西不嫌多,那些香料也呛人,出于私心,秦夏不太舍得让虞九阙去做。
  柳豆子通过日日做铁板豆腐的酱汁,已经有了经验,乐得被安排这么个活计。
  他一边把那些瓶瓶罐罐拿起来,核对了里面的东西后往大碗里倒,一边还哼起小曲。
  正在查看钵仔糕有没有蒸好的虞九阙,现在也和柳豆子熟识多了,难免打趣道:“柳兄弟这是遇见了什么喜事?”
  一句话惹得秦夏也看向这小子,旁边的郑杏花也好奇地望了一眼。
  柳豆子憨憨一笑,“哪有,嫂夫郎您就莫开我玩笑了。”
  秦夏包着生煎,一个接一个好似流水线,口中也不忘调侃,“让我猜猜,可是有人上门给你说亲了?”
  “咣当”一声,柳豆子手里舀调料的小勺一下子碰到碗壁。
  虞九阙下意识看了秦夏一眼,两人笑得默契。
  该不会是……猜对了?
  一番询问之下,柳豆子支支吾吾地说了实话。
  “也算不上正式说亲,就是我姑母上门的时候提了一嘴,是个小哥儿来着。”
  秦夏知晓柳豆子这个姑母,其实就是方蓉的大姑姐,算是一门走动勤快的妯娌了。
  柳家又是方蓉一个寡妇当家,家底不厚,这样的条件,能说上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哥儿也极好了。
  时人眼中,小哥儿不如女子好生养,因而对婆家条件的要求,和对彩礼的要求,相应也会低一些。
  显然无论是柳豆子的姑母还是方蓉,都打的是一样的主意。
  “你姑母介绍的必定差不到哪里去,回头若是定了相看的日子,你可得上点心。”
  柳豆子红着脸蛋道:“我知道,难得有小哥儿能看上我,我娘说了,让我好好表现。”
  原主的年龄和柳豆子差不了几岁,但秦夏本人可比柳豆子要年长许多。
  在他眼里,柳豆子就是个半大少年罢了。
  奈何时代习俗如此,十五六说亲,十七八孩子满地跑的比比皆是,他也得学着适应。
  这个话题过去,柳豆子明显更有干劲。
  他很清楚姑母愿意做媒,定然是看出自己现在靠着卖铁板豆腐,有了挣钱法子的缘故。
  为了早日娶上夫郎,让娘亲安心,他一定要向他的小夏哥多学学,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才能对夫郎好,不辜负姑母保的媒。
  做调料需要把不少香料用臼子捣成碎末,眼看柳豆子一个人捣得起劲,秦夏就知晓这小子是不用人担心的。
  心眼子实诚,人也勤快,以后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相公,这五行糕的时辰到了。”
  为了叫卖的时候不出错,现下在家中,他们都改了口,一致管钵仔糕叫五行糕。
  “好,我看看。”
  秦夏拍了拍手上的面粉,上前一把掀开锅盖。
  热气扑面而来,倏忽散开。
  三层的大蒸屉里正好装下五十几个小钵,五个颜色花团锦簇,瞧着就喜人。
  中间恰好有一个凹洞,说明很是成功。
  一个口味拿出来两个放凉后,虞九阙小心将其从小钵里脱了出来,穿上竹签,问过正在各自忙碌的几人。
  “相公、柳兄弟、郑嫂子,你们吃什么味道的?”
  除了秦夏,其余两人都摇头说不吃,这东西可是一个要卖五文钱的。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