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154)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秦夏拿过妆台上的一把木梳,替虞九阙重新束发。
  “但我不恼你又要舍我而去,而是恼你不把自己的身子当回事。”
  快马加鞭去府城也要半个多时辰,到了那边,天也亮了,又要马不停蹄地开始忙碌。
  “从离京到回京的这几日,你别想睡一个好觉了。”
  “但如果不来见你,我接下来的几个月都睡不好觉。”
  秦夏:……
  “你就料到我拿你没办法。”
  小哥儿的笑容里多了三分狡黠。
  在秦夏的眼中,找回记忆的虞九阙更加鲜活了。
  “离你出发还有一阵子,我去给你做点东西吃?”
  虞九阙揉揉肚子,用力点头。
  他还真的饿了。
  回来一趟,吃两顿饭,不亏。
  而当秦夏问及他想吃什么时,小哥儿道:“想吃清汤面,能做么?”
  “能,当然能。”
  虞九阙吃光了五碗汤面,小腹微凸。
  秦夏在上面摸了一把,顺手包了几颗消食的山楂丸子。
  “乍一看还以为我要当爹了。”
  手指动了动,油纸的一角被折进缝隙当中。
  冬日里天亮得晚,然而五更天的梆子早已敲过。
  秦夏把几个小巧的纸包塞进虞九阙的怀中,里面装的是品饴坊出的几样糖果子。
  “最近我不常在家,没备什么吃食,这些是我和兴掌柜新开的糖果子铺卖的糖,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含一颗。”
  为了多装一些,虞九阙腰间的荷包里也被他装上了糖。
  “这里面是薄荷糖,可以提神的。”
  他想着这个或许办差的虞九阙最需要,所以放在容易拿的地方。
  “我省着点吃,吃到下次回来的时候。”
  虞九阙摸了一把鼓起的荷包,眉眼写满恋恋不舍。
  “要走了?”
  “嗯。”
  皇命当头,儿女情长只能退居其后。
  且再不走,就避不开胡同里早起的人家了。
  走到门前,虞九阙停住步子,突然说起另一件事。
  “豆子的亲事怕是推后了。”
  秦夏颔首。
  “延了三月,出了正月就办酒。”
  他似有所觉。
  “到时你……”
  虞九阙没法把话说定。
  “我会尽量,最迟不过春末。”
  有这句话就足够,秦夏要的不是承诺,只是一个盼头。
  “好。”
  虞九阙的手已经搭上门栓。
  “我会给你寄信。”
  他补充道:“现下可以多写一点了。”
  “好。”
  秦夏的温声回应,正是虞九阙想要的。
  这令他知晓无论什么时候回来,这里都有秦夏在。
  有秦夏的地方,就有他的家。
  小哥儿的身影消失于暗夜。
  未几,熹微的晨光自天边升起。
  在树上待了半夜的丁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院中。
  胡同里各家各户的门渐次被推开,打着哈欠的汉子挑着水桶出门。
  “嘎嘎!”
  吃了太多蚯蚓干,睡过头的大福这时才跑出门,满院子乱转。
  “嘎嘎!嘎嘎!”
  它发现四处都找不到熟悉的身影,一顿乱叫,吵醒了后院的母鸡和前院的狸奴。
  “你个懒鹅。”
  秦夏半点睡意也无,他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对着大福道:“让你吃完就睡,你小爹回来了又走了。”
  大福气得扑腾,上来拧了秦夏一口。
  ——
  腊月前,酒坊的三种果酒已到了可以上市的时候。
  考虑到果酒的受众,秦夏特地定做了一批巴掌大的小酒坛,一坛正好装得下二斤。
  又雇佣画工绘制花笺,图案分别是葡萄、柿子和枣子,上书“秦记”二字,贴在酒坛之上。
  陶科拿到这么精致的酒坛,只觉得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秦掌柜,这么一点就卖五钱银子,会不会太贵了?”
  原来李家酒坊卖的烧酒,这么一坛不过一钱银子。
  “酿果酒的本钱远比酿粮食酒的本钱要高昂,且还有时令之限。好果子才能出好酒,咱们今后若想维持住酒水的品质,本钱只会多,不会少,如果一上来价钱定低了,往后再涨就难了。”
  秦夏一眼扫过这些精致的酒坛,另外又拿过两个看起来朴实至极的坛子。
  “何况咱们有两种葡萄酒,便宜些的卖三钱一坛,一般的人家并非日日吃酒,赶上一次也买得起。”
  后续从村子里收葡萄时,因数量不够,陶科做主从另一处村子里也收了一批葡萄,不过却是本地葡萄。
  酿出来的风味差了几分,但也不至于不能入口。
  秦夏保留了这批酒,打算降价出售。
  “三钱银子的,我倒是有把握能卖得出去,这五钱银子的……”
  陶科犯愁,他那巴掌大的小酒肆,摆上这样贵的酒,怕是一年半载都无人问津。
  他看向秦夏,恳求道:“秦掌柜将酒带回齐南县定是不愁卖的,但春台也是大县,总也得想个办法,在这边将名声打出去。”
  秦夏对此只道:“陶掌柜稍安勿躁。”
  这批酒筹备了近三个月,他不至于连这点事都没料到,只是还需等一个恰当的机会。
  没多久,这机会就来了。
  春台县有一财主姓韩,专做线铺买卖。
  铺子里的各色麻线棉线、丝线绣线,多达百种。
  加之其乐善好施,在春台县颇有美名,当地人都尊称他为“韩员外”。
  称呼商贾财主为“员外”,大抵就像是称呼读书人为“相公”,听起来好听就罢。
  韩员外膝下有一爱女,年过及笄,月尾逢其生辰,因大约是女儿出阁前最后一个在家过的生辰,他有意办得热闹些。
  要做像样的生辰宴,总该从外头请掌厨,春台县的酒楼韩员外吃也吃腻了,家中还有府城请来的厨娘,日子久了,也不觉得稀奇。
  偶然间他听交好的掌柜提起,齐南县有一秦记食肆,掌柜秦夏很是有一番灶头上的本事。
  做的菜肴新奇且味美,次次不重样,绝非那等靠几道拿手菜混一辈子的所谓“名厨”。
  只是秦记食肆生意红火,秦掌柜也不是见钱眼开的主。
  “想请他过府掌厨可不容易,一来得有人牵线搭桥,有人情横在中间,他就不好推辞,二来得赶上他正好有空闲,一个月能赶上两回,都算是幸事。至于银钱也少不了,总得有个五十两往上,人家才会舍下家里的生意出来接活。”
  韩员外一听,这样的人物,他焉能不请来一次?
  五十两算什么,五百两他都掏得起。
  当即托了这掌柜去秦夏面前说项。
  这正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秦夏欣然应允,到了日子,就带着三种果酒,一样两坛,并品饴坊的糖果匣子八拼三样,由马车接至韩家府上。
  此行因郑杏花走不开,他带了庄星和素哥儿两个哥儿打下手。
  其实他一个来做席面的,本不该送什么生辰礼。
  但因送的都是吃喝之物,应了身份,韩府管家也就做主收了下来。
  又见那些个酒坛和糖果匣子模样精致讨巧,闺中姐儿定然喜欢,遂差人送去了小姐院中,询问届时要不要摆去席面上吃用。
  韩家女今日过生辰,早就聚了一票手帕交的姐妹在一起顽乐,铃儿般的笑声阵阵,只等着席面做好,一道去吃席。
  前院的小厮进不得小姐居所,两个小丫鬟前去接过,又由个嬷嬷领着进来。
  “小姐,这是今日老爷转为您请来的掌厨秦掌柜,从自家铺子带来的生辰贺礼,还请您瞧瞧。”
  韩家女本来没什么兴趣,“一个厨子能送什么像样的东西?也巴巴地往后宅递。”
  她的生辰礼,大都是姐儿家喜欢的,胭脂水粉、头面钗环,再不济也是裙衫手帕荷包这些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