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6)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秦夏摸了摸鼻子。
  “老爷子,我既带了人来,便是想给他治好的,您只管开药,我们定当遵医嘱好生调养。”
  老郎中哼了一声,又为虞九阙细细诊脉,提笔写方。
  “此事不可儿戏,他内里虚亏,有道是虚不受补,操之过急亦无用,且将这方子抓了去吃上十日再议。”
  他递出方子,打量二人两眼,耐着性子补充:“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但此症有所好转之前,切记莫要行房。”
  虞九阙的脸登时腾地一下红成柿子。
  秦夏也好不到哪里去,顶着发烫的耳朵麻溜去抓药。
  十副药,一副八十文,再加上一瓶三十文的安神定志丸,八钱多银子抬抬手就进了医馆的钱箱。
  虞九阙心中五味杂陈。
  既心疼秦夏抓药的银钱,又觉得自己对于秦夏,或许真是个大麻烦。
  长此以往,秦夏真的还会对自己留有耐心么?
  他下了台阶,对着走在身旁的秦夏道:“药钱……我会想办法还你的。我听人说城里一些人家或者商铺会招帮工,一日少说也有一二十文,日后我也会出门做事,攒了钱当做我的诊金和药费。”
  秦夏只回了他两个字。
  “不必。”
  虞九阙心头一阵慌乱。
  从昨晚到现在,秦夏对他着实太好了。
  这份好带出几分不真实,令他反而愈发地患得患失。
  秦夏注意到虞九阙的神色。
  他说的“不必”,是因为自己现下付出的,除却本身无意为难虞九阙外,归根结底,背后都藏有私心。
  对虞九阙好十分,是为了等日后对方恢复记忆,可以念着这份人情,放过自己,不找麻烦。
  他已想好,等靠摆摊卖吃食赚到银钱,就给虞九阙在城中另外寻一个住处,将卖身契奉还。
  届时二人没有夫夫之实,只需一封和离书即可再无瓜葛。
  只是这些事情无法同小哥儿讲明。
  “我们已是一家人,不必说这些生分的话。你就乖乖喝药,安心养病。”
  虞九阙又能如何,只得抱着十副药的药包,和抱了金子一样谨慎。
  看病只是出门的目的之一,秦夏和虞九阙一道,又沿街添置了不少东西。
  第一站先去了粮铺,家里米面都告罄,再不买新的当真要喝西北风。
  时下太平年景,粮价稳定。
  先称了白面、白米各一斗,分别是八十文和一百文。
  细粮价贵,以秦夏现在的身家做不到顿顿都吃得起,故而又称了两斗杂面。
  杂面就便宜多了,一斗五十文,两斗才花了一百文。
  此外粟米、高粱米、糯米、红豆、花生等也各称了一些。
  其中糯米和花生最贵,前者一升十五文,后者一两就要三文钱,换算一下,一升足足三十文,可以换三升白米了。
  问过才知花生这东西是朝廷发下来的种子,平原府这边不过刚种了两季,种的农户不多,价格自然高企。
  秦夏庆幸自己穿越的时代合宜,像是番茄、红薯、土豆、辣椒等都已常见,花生纵然贵些,能吃到就好,不然他这个当厨子的,少不得束手束脚。
  走出粮铺,转进油坊。
  一壶棉籽油,用于点油灯,一壶菜籽油,用来做饭,统共花去五十文。
  买时特地问了油坊伙计,后续多买一些能不能便宜些,伙计点了头,就是不知道具体能便宜到哪里去。
  最后进到杂货店。
  柳豆子介绍的铺子货品繁多,颇为齐全,秦夏拿了盐和糖,拣选了几种香料,譬如胡椒、花椒、干辣椒、大料等,花去一百五十文。
  其实这些东西在杂货店买已算是亏了,像是花椒和辣椒,完全可以在家中院子里种上一些。
  可惜秦家的菜地完全荒废,现下里面除了些野葱尚且顽强挺立,余下寸草皆无。
  要想自食其力,只能等开春后撒种了。
  到了这一步,两人手上都是大包小包,偏偏最大头的菜蔬蛋肉还一点没买。
  秦夏看着过往路人手里提的篮子,身后背的背篓,深感自己生活经验太过不足。
  正在这时,他瞧见了街对面有一个木匠铺子。
  登时眼前一亮,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几句话后,秦夏以三两半的价格,从木匠手里买到了一辆略带瑕疵的木头板车。
  中间留有搁置锅灶的地方,停靠时有支架支撑,不至于向一侧倾斜,正是街头巷尾不少卖吃食的小贩会用的样式。
  因为是学徒的练手之作,用的不算是什么好木头,许多地方还留有一些木刺,但在秦夏看来这都不是大问题。
  有了车,两人齐齐解放了双手。
  “现在还差一套锅灶,一套调料罐,一把能固定在板车上的油纸伞……”
  秦夏推着车,盘算着距离自己出摊还差什么东西没有采买。
  虞九阙也试着想了想,提醒秦夏道:“相公是不是忘了盛小吃的容器,我瞧着街上大都是用油纸包的。”
  秦夏一拍脑门。
  “还真忘了这码事,你说得对,咱们再去买几刀油纸和竹签。”
  掐指一算,五日后就是冬月初十。
  城里的文华寺逢五、逢十设庙会,和村里的赶大集差不多,是城里每月最热闹的时候。
  秦夏决定届时就在庙会上出摊,试试看这铁板豆腐,能不能让他赚到第一桶金。


第5章 试营业
  考虑到自己要卖的吃食,秦夏花足足四两银子,到铁匠铺找工匠加急给自己打了个铁板,紧赶慢赶,好歹在庙会之前交了工。
  很快到了庙会当日。
  秦夏和虞九阙起了个大早,摸黑在炕头穿衣裳。
  拾整好穿戴,秦夏下床去烧水,虞九阙揉了揉眼睛,把被褥叠放整齐。
  塞在被窝里的汤婆子是家里原就有的,过了一夜里面的水已经变凉,却不好浪费,都是干净的,一会儿兑着热水洗漱刚好。
  两人睡眼惺忪地在堂屋里刷了牙净了面,虞九阙用一根木簪子熟练地挽好头发,便看到秦夏在照着盆里的水,折腾他脑袋上的发髻。
  奈何好半天过去,还有几撮头发在外面翘着。
  虞九阙见秦夏眉宇间已有烦躁之意,主动道:“相公,我帮你。”
  秦夏当真搞不定古人的长发,只得坐下来拜托虞九阙帮忙。
  小哥儿的手法就比他熟练多了,三下五除二便收拢好的发髻,用蘸了水的梳子抿过,一丝碎发也无。
  早食吃的是用昨天秦夏蒸的大馒头,蘸上蛋液做的煎馒头片。
  老面馒头暄软有嚼劲,配上粟米粥和凉拌雪里红咸菜,虽简单,下了肚以后仍旧浑身暖和舒坦。
  放下碗,两人马不停蹄地收拾出摊所需的东西,待到准备地差不多时,天色早已大亮。
  系上围领,戴上暖耳,秦夏推车,虞九阙扶车,木轱辘轧过胡同里的泥土地,缓缓朝外行去。
  ——
  文华寺算不得什么古刹,据闻建寺不过几十年,却挡不住其香火旺盛,庙会也热闹。
  一路往寺庙所在的城南方向走,同路可见不少推着车、挑着担的小商贩。
  既有城里的住户,也有周边村镇过来的百姓。
  时辰尚早,逛庙会的人马尚未到位,正是摊贩们争抢位置的时候。
  “小夏哥!在这边!”
  秦夏正在左右张望之际,远远便看见柳豆子在街边蹦着高朝自己招手。
  过去才知,原是柳豆子事先给他们占好了一个摊位,一直帮忙守着。
  低头看去,他腿边还放着两个大木盒,里面装着满当当的新鲜豆腐。
  “这地方背风,过路人也多,我转了两圈,觉得这里最好。”
  柳家在县城里有固定的豆腐摊,离此处不远,庙会上也少有人会买新鲜豆腐的,所以并不过来凑热闹。
  只有方蓉听说秦夏今日要出摊,一早做好多出来的两板豆腐,遣了柳豆子送来。
  “这地方确实合适,多亏了有你。”秦夏向柳豆子道谢。
  “多大点事儿,小夏哥你这么客气作甚。”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