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67)

作者:菇菇弗斯 时间:2024-06-25 10:47 标签:种田文 甜文 穿书 穿越时空 美食 市井生活

  木轮在土路上压出道道车辙,上元之夜,果然处处辉煌。
  一路自芙蓉胡同行至板桥街,所见之景,令秦夏不由想到好几句流传后世的诗词来。
  火树银花,灯市如昼。
  明月如霜,银汉星落。
  有些传统在千年以降后,于现代都市中早已变得疏松稀薄。
  唯有回到这时,方能感受到平日里没什么玩乐项目的古人,对上元节是何等的重视。
  纵然是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与贵君们,今天也会带着侍从上街赏灯。
  胡同巷口更是时而可见提着各色花灯行走的路人,还有小孩子拖着带轮子的兔子灯、彩球灯,轱辘轱辘往前跑。
  “当心!”
  “对不住,对不住!”
  几个小儿飞快跑过,为首的一个高高举着鱼灯,洒落一路欢笑,后面跟着的几个大人满脸无奈,一边追一边给道旁被孩子撞到的人赔罪。
  秦夏无端想起从前看《红楼梦》时,里面的香菱就是看元宵花灯时走丢的,不禁回首多看了满地乱跑的孩子们几眼。
  该说是这些大人心太大了,还是齐南县真的治安这般好,连拍花子的拐子都没有?
  虞九阙扶着板车走在另一侧,留意到秦夏一直在看那几个蹦跳耍乐的娃娃。
  果然相公还是喜欢孩子的,没看旁边不少过路人眉宇间都挂着不耐么?
  虞九阙这般理解秦夏的出神,完全不知两人的想法全然南辕北辙,毫不相干。
  今天他们不与柳豆子同行,故而为了避开赏灯的人流,走了另一条路。
  半路途径流过县城的一条小河,河上石桥如虹,因为过节的缘故,同样张灯结彩,远比平常炫目。
  没等多久,耳边又闻喧天锣鼓之声。
  “是舞狮队!”
  “舞狮的来了!”
  节日的夜晚城中不仅有各类花灯,更有舞狮游城。
  被这道声音吸引,秦夏和虞九阙也不禁驻足翘首观看起来。
  舞狮队从桥的另一头走来,一路蹦跳腾挪,好不灵活。
  行至桥头最高处时,更是停了下来,开始表演杂耍技巧。
  先是叠立,继而又是攀高凳、又是翻跟头,甚至还有一头“小狮子”表演了爬竹竿!
  看得周围的观众惊呼连连,叫好声不断。
  秦夏心道,要不是实在离得有一段距离,他也少不得要往铜钹丢点赏钱。
  舞狮队过后,又有一行装扮隆重的女子与哥儿。
  秦夏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这是“走百病”的队伍。
  “走百病”是大雍朝的上元习俗,尤在北地多见,他们白日出发,走遍全程,逢桥必过,遇庙便拜,最后将一路走到城门处“摸钉”。
  据说上元这日摸一摸城门上的大钉子,可以求得家宅人丁兴旺,换言之就是求子,所以在此行走的皆是已出嫁的妇人、夫郎。
  原本前两日还有邻里街坊来问虞九阙要不要一起去,现下秦夏有了出息,不少人都乐意和他们两口子打交道,虞九阙以上元夜晚上要出摊婉拒。
  “走百病”的寓意是好的,但一想到要和那么多不熟悉的妇人、夫郎一道同行,虞九阙就觉得头皮发麻。
  比起那个,他更乐意和秦夏待在一起,哪怕忙忙碌碌,心底也是甜的。
  一路挤挤挨挨,花了比平常多一刻钟的时间,两人总算是把板车顺利推到了板桥街。
  摊子刚摆开,于两侧挂上点亮的小灯笼,四周就围上了一圈人。
  “秦老板,您可算是来了!”
  “今晚有什么新鲜吃食没有?”
  “你们瞧,我就说秦家食摊今晚定会卖元宵!怎么卖的,给我端两碗!”
  最里面的一圈赫然都是熟客,再往外一圈聚集的,才是因为看见热闹,忍不住凑一凑的路人。
  不过当这些人走近后,看见食摊上挂的“秦”字灯笼,也都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这就是个名声在外的秦家食摊!
  来找秦夏买东西,赶早不赶晚。
  若是来迟了,想吃的多半早就卖完了,所以时间久了才会有人掐着时辰蹲守,为的就是趁东西齐全时可以尽情挑选。
  一片混乱中秦夏,听见有人预料到了自己会卖元宵,遂扬声介绍道:“诸位,今晚的确有元宵售卖,只不过大约和大家伙想得不太一样。”
  “元宵还能有什么花样?”
  “多半是馅料上有什么稀奇。”
  “秦老板,您就别卖关子了,只管说多少钱一份!”
  这份疑问,很快有有了答案。
  因为秦夏架起了大铁锅不假,可居然往里倒的不是水,而是油!
  世人只知水煮元宵,可从未有油煮元宵啊?
  有那反应快的,一拍脑门道:“这油煮元宵……可不就是炸元宵?”
  元宵也能炸着吃?
  在众人尚且面面相觑时,第一批的元宵已你追我赶地下了油锅。


第39章
  烈火烹油的炸物, 向来是最受欢迎的一类小吃,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一旦过了油,任它什么贫瘠、寡淡的食材, 好似都可以增一分喷香油润的魅力。
  古代到底生产力不够发达, 连炒菜都尚且在前朝才彻底普及, 遑论像秦夏这般, 动辄倒满一锅油的豪横了。
  而摆出这样的架势, 下锅要做的食材竟还是家家户户都只会用白水煮来吃的元宵。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伴随着秦夏和柳豆子时不时的一声吆喝,不少人“慕名而来”, 想要见识见识炸出来的元宵是什么滋味。
  “阿九, 帮我调小火。”
  秦夏轻轻用铁勺推动着锅里的元宵防止粘底, 同时提醒蹲在一旁帮忙烧火的虞九阙调整火候。
  比起现代的煤气灶, 古代的柴火灶相对不那么容易控温,而油炸却是对油温要求极高的一类烹饪手法。
  幸而他和虞九阙在这件事上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只见虞九阙应下后,戴上厚厚的手套,利落地用火钳掏出几根柴火, 快速扑灭。
  油锅里的菜油由下至上冒着细细的小泡,秦夏见差不多了,就用大笊篱舀起锅中元宵, 再用铁勺一一敲动。
  元宵的外壳姑且还是白色, 只是铁勺一挨上去就能听到, 外面的一圈已经变硬了,发出“咔咔”的声响。
  “老板, 不是炸元宵么?你这捞出来敲个什么劲?我们都还等着吃呢!”
  “对啊老板,你倒是快些炸啊!”
  有看热闹的对此很是不解, 总觉得秦夏是在拖延时间。
  秦夏淡定地敲完一遍,再次将元宵放回油锅中后才答道:“这一道工序是为了敲出元宵里的气,不然炸久了就会向外崩油。”
  他补充道:“大家伙若是想回家自己做来吃的,也要紧记得这一点,不然油崩出来难打扫事小,伤了人事大。”
  记得上一世过年前后,总有因为炸元宵出事故的人上新闻,问题大抵都出在没有提前解冻,和没有充分排气两件事上。
  话音落下,当即有人笑言:“年都过完了,一般人家哪里还有这么大的手笔,耗一锅油炸两个元宵?”
  “说的是,也就是出来才舍得尝一口。”
  虽然等待的人多,但听了秦夏的解释,倒也都渐渐耐着性子安静下来。
  秦夏敲了几遍元宵,确保内里炸熟后,又让虞九阙烧起旺火。
  元宵再次回到锅中,肉眼可见地飞速转为金黄。
  眼看快出锅了,而一锅的元宵数量明显是有限的,排队的人立刻争相嚷起来。
  “我先来的,先给我!”
  “给我拿两份!”
  “你就一个人,怎么要两份,你买完了我就得等下一锅了!”
  “我和我夫郎各一份,哪里多了?”
  摊子上有铁板和油锅,秦夏见食客已经有推搡之意,不得不高声道:“劳驾大家排队,每人限购两份,都能吃到!”
  一旁的柳豆子快速做完两份铁板豆腐,也转到摊子外侧开始维持秩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