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244)
当天上奏建元帝,当天建元帝把兵部最高层的三人喊过去一顿骂,“有零有整,你们是真能写!啊?!”
石遥顶着建元帝的暴脾气,直言不讳,“您说了我们照实写,这连市价单价都给您写上了,能不是有零有整的吗!”
嘿,还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建元帝气笑了,指着折子上的冷兵器一栏,“全用岭南百炼钢,朕的亲卫都没全换,学院先全用上了!”
石遥嗓门也不低,他拿隔壁国子监举例,“水纹纸、青松墨、东北献上的狼毫笔。陛下,您再看看微臣这上面要的,哪儿个过分!”
他不光横向对比了一番,还从实用方面劝道:“再说,这就是采购来激励学子的,看到这么好的兵器能不好好表现,夺得好名次才给练练,想要获得一把好兵器,等结业当日,看其表现再给!”
也就是说,大多数是平日里搭场子用的,实际上还是用军中常备武器。
毕竟培养的是武将,战场无眼,自己手中兵器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有的山穷水尽时,要就地取材,因此石遥说的明白,平日训练时就用普通刀剑,等毕业了再发一把好的,而且还不是人人都有。
这样一来,三年下来可能就采购这一批。
何况这里面还有要用起码数十年的场地、建筑,平摊下来,一年花费不多,大头还在吃喝穿用上面,石遥见了都想再回去当个学子。
餐食上面一天三顿肉奶不缺,荤素搭配,方子也是不断,有的从报纸上取材有的是请京中大厨掌勺,总之不会短了吃喝。
一年四季衣裳也包,被褥甲胄都有,这谁见了不说一声奢靡。
各种课程聘请的老师还不少,甚至江无眠还计划着请国子监的一些夫子抽空过来讲学,不拘泥于数算天文地理。
最后定下的束脩虽然高,可是算算真覆盖不了成本。
建元帝看一遍就知道写折子的是谁,除了江无眠,谁还这么敢要钱,谁还有这种点子?
何况,上份折子还在他这儿压着没说呢!
第202章 拨款
石遥提出国子监,建元帝不好再偏颇什么,日后武备学院必然要和国子监并列,待遇上自然是要追上的。
且当今有突厥和匈奴在侧,无论如何都不安心。前线需要将领,然随他征战南北的开国老将大半已是老去,唯独几个能用的还要放在东线和京中,西北两线防备说不上强盛。
依着轰天雷,北线能拿下突厥几地,但风雪一到,突厥甚会藏身,至今没有能征战王庭,将其部落打成零散溃军。
夜长梦多,事长生变。建元帝已要打算北线增兵,势要拿下王庭!
如此,银钱可不是不太够了。
眼看建元帝又要向后拖,江无眠向石遥示意了一番,建元帝今日用的镇纸,北真腊贡品,象牙制作,今日的熏香原料也是如此。
北真腊别的不少,犀牛角、象牙、宝石、各类香料不缺,这些在京中大受追捧,皇帝近来赐下的东西里就掺杂了这些。
石遥略一点头,又缠着建元帝东拉西扯,说到四道兵线不容易,东线水师吃钱——主要是船吃钱——北线和西线天寒地冻不容易,南线嘛,那地方不熟,问还得问江无眠。
不过南线兵线不熟,可他知道北真腊啊!
江无眠向鸿胪寺约的稿,他还在建元帝面前报备过,石遥赶趟看了一番,这会儿提起来不算突兀。
建元帝:“……”
合着就是过不去这个坎,今日还真的应承一二。
北真腊来的钱,那能有几个,填了两线窟窿,哪儿能有多余的银钱?
石遥努努嘴,“两线要紧,兵备也是要紧之事。现在是将士备选,日后这都是您的门生。”
石遥这话说到建元帝心坎上,他在这等用钱紧张之际还忘不了弄个学院,也是打着日后挑选人才的主意。
将士几乎成了家传的官职,几个出息的小将不是谁谁之子就是谁谁子侄,天然抱成一团,想分化一二又怕动摇边关稳定。
如此,建元帝对某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非是谋反大案,他都愿意给个体面。
待兵备学院起来,谁家子弟都能进去,但想留下就得拿出真才实学,少说能捞出一两个直臣孤臣出来。
建元帝的算盘子打得精,回神石遥还在背折子上的物价,一样一样和建元帝说明情况。
“……被子用的棉花,松江府海运来的,买得多还搭枕巾。这盆是定陶的,统一定制,给送筷子,这已省了两笔……”
建元帝手一挥,看似不耐烦实则也是被他念叨得耳朵疼,很是头疼道:“行了,朕再同内阁商议一二。”
听话听音,他们这事算过了建元帝这关,还有内阁要说道。
内阁三老中,伍陵首辅年老持重,一般这等事情不表态度。余尚书刚接替了李阁老的职务,大概率会持反对态度。
他曾任户部尚书,库里有几个钱一清二楚,对这等大事的支出看得严格,实在是钱不经花,必须精打细算才能过日子。
剩下一位是提拔的礼部尚书,人出身世家,为人重礼乐,这等涉及军事上的事情很少发言。
目前来看,朝会上兵部主要面对户部和余尚书的问责了。
石遥心中有底,没再多提,带人回了兵部。
过几日是大朝会,建元帝旧事重提,“文武齐重,内外方稳。设武备学院,教化诸多学子,是题中应有之义。”
有武将欢天喜地,这等平和年间,没有战功,哪儿来的晋升,因此开国几十年后,大多武将转而和文官结成姻亲,借此谋个前程。
自然,有本事的学前首辅出将拜相,奈何此等人物少之又少,大部分是做个武将再领虚职,如此这般混过日子。
也有武将深感不妥,要入学院定然不只是勋贵武将之家,还有武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寒门与勋贵……
文科举打破两方界限,在朝中达成制衡,武科举眼看也有这等趋势。皇帝不会放任武将世家拿着兵权,而武备学院的出现更是证明这点,建元帝完全能趁此收揽兵权,架空各家权势。
内阁中无人言语,御史台却收到首辅和次辅的接连眼色,出列陈述:“陛下,当今仍是以两线战事为主。”
说来说去还是当日建元帝想的那一套,两线战事花钱,朝中又加恩科,花钱颇多,无钱可用。
无甚新意。
听罢御史台言论,又有几日附和,战争花费已是不小,再建个兵备学院,那是穷兵黩武,亡国前兆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建元帝已不再想听,问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是要同意,还是不同意,全表个态给个准话。
揣摩着建元帝的意思,当下的户部尚书出列,“陛下,建兵备学院,非一事之功,何不细细思量,再做打算。”
一个字,拖。
拖过了两线战事,没有战争,就要裁撤卫所兵力,到时建兵备学院就是徒增开支,浪费钱财,不至于大动干戈的。
兵部这儿就有意见了,石遥出列道:“如何再细细思量?前些日子已是报上用料图纸花费,地方是陛下恩赐,工程队只需找工部现要人手即可,只需拨钱下来,明日就能拉材料点人手开工!冬日之前还能操练几场,也让进京使团好好看看大周儿郎风采!”
有北真腊一事,西南诸多小国已是准备要入大周朝拜纳贡,希望他们也能与北真腊一般,与大周开互市,互相往来。
有了互市,那就是有了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
这谁能不动心?
小国来朝拜,大周总不能说不许。因而今岁一入秋就有小国动身前往岭南,三司递了折子,一路上派船护送,现在人都到了松江府,正要换船入运河北上京师。
鸿胪寺近来做好接待外使准备,这是应有礼仪。
兵部要求小将们露脸震慑一二,以此扬我国威,让人在私底下别搞小动作骚扰大周边境,也是能行。
御史台还想挣扎一二,白楚寒已是出面,他是提议建设书院的人,但这会儿却是就着石遥的话继续道:“扶桑等国也在朝拜其列。前年扶桑国有浪者倭寇犯边,虽是打了回去,可茫茫大海不好打到对方本土,只能拿人威胁,非是长久之计,不若趁机敲打一二,打消其狼子野心!”